【读书】不如吃茶看花
自在生活不过是,需要备有喝茶的心情。
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这句话改版于宋朝,宋朝原版是”油盐酱豉姜椒茶“。不过,不管怎么变更,茶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必需品。
说到茶,普遍认为它起源于中国。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关于茶的记载。根据史料,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记载是汉宣帝始三年,即公元前71年,该文献讲述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
把茶文化发扬光大的,却离不开唐朝中期,一位早年出家,后又还俗的僧人,他名叫陆羽。
陆羽著书《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叶专著。
陆羽出家时,与一位名叫皎然的僧人关系特别好。皎然是一位爱茶如痴如醉,爱到骨髓的僧人。参禅品茗是皎然的日常,每次品茶后,他还要写诗作对以此纪念抒怀。
陆羽与皎然在茶道上志同道合,为了品茶、叙茶和煎茶,陆羽在寺院旁修了座亭子,修成之日正是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恰巧当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出使湖州刺史,便为亭子题字“三癸亭”。
颜真卿题名、皎然赋诗、陆羽建亭;一个大书法家、一位茶僧,一位茶神,被后人誉为为“三绝”。由此,为茶文化又添色彩。
《茶经》中有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不由的将茶的起源又归结于神农氏。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都归结于神农氏。
这也是茶起源的另外一种说法。
图志:这两天三杯茶颜,我把这一年的茶颜都喝了
自此后,茶开始盛行。茶不仅是饮品,茶还赋予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意,集合了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还有各民族的生活表现。
可以说,饮茶、吃茶是中国人的首创,饮茶习惯、种植茶叶,茶文化的流传,都与中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台湾当代知名作家林清玄说,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喝茶的生活会是如何?
一本《不如吃茶看花》,带读者感受一碗茶里读自己,半日闲情过生活的真实。
本书作者周华诚,一名稻田工作者,同时是作家、出版人。多个作品荣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等奖项。
作者自诩自己是个不懂茶的人,然而,却因为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从喝白开水的日子变成迷上喝茶的生活。在作者的老家,把“喝茶”叫做“吃茶”。
在寥寥吃茶文字里,茶在树上萌芽的生命,再到器皿中的浮沉,是生命的味道;茶香飘逸,浓淡渐逝,是时间的味道;茶汤苦涩甘甜,冷暖自饮,是韶华旅程。
吃茶,是中国人的美学生活方式;吃茶,是家人围炉满满烟火气的日常;作者说,吃茶之美,在其忧伤。
生活中有无尽的等待、浮沉、苦乐,与其自寻烦恼,不如吃茶看花。其实,自在生活不过是,多以茶相待。不知道吃茶颜的茶算不算吃茶。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