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

爱迪生的留声机专利

早期的留声机工作原理极为简单:声音的振动传递到一根金属针上,然后这根针将在锡箔的表面刻下深浅不一的纹路,如此,无形的声音便被化为有形的轨迹。而在播放时只要反向重复这一过程,声音就会被重放出来。

从理论上来讲,这是最「原汁原味」的声音记录方式。然而考虑到 19 世纪糟糕的机械制作水平,以及声音那该死的传播特性,大家很快就发现了留声机的几个致命缺点:

1.由于是纯机械式的声音记录,因此早期留声机无法调节音量。你觉得声音太小了?对不起,那就请您凑近点;你觉得声音太大了?这倒好办,脱下袜子,塞进喇叭里就好。这甚至留下了一个短语:「put a sock in it」。

2.机械录音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以至于录音时整个乐团都需要挤成一团,以方便收音;而歌手们更是要施展浑身解数,声嘶力竭地吼出自己胸中的最后一口气。

电声学的发展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另一种可能:20 世纪 20 年代,动圈、铝带和电容式拾音器终于被开发了出来。微小的声音被这些灵敏的设备拾取后转换为电流,再被无数倍地放大。而与这些拾音器一起被发明出来的,当然还有运用了相同原理的扬声器。因此人类终于可以驾驭声音这匹野马,在电声学设备上对其进行自由的响度调节了。

很快,人们就发现了电声学的无穷妙用。通过巧妙的设计与搭配,人们可以提升或降低特定频段的声音;人们还可以限制最大声、提升最小声。于是种种均衡、门限和压缩都被开发了出来,人们欢欣鼓舞,认为自己即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新时代。

20 世纪 20 年代电声学的进步还催生了一个新的事物:广播电台。美国的广播电台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而音乐家们则乐见其成:由于早期广播效果不佳,因此电台如果想播放音乐节目,就得请音乐家们进行现场演奏。

然而汹涌而来的大萧条毁掉了这一切。由于囊中羞涩,一些小电台开始偷偷地用唱片代替真人来进行演奏。愤怒地音乐家们为此提出了抗议,双方对此争执不休。音乐家们一度取得了一些胜利:在某些地区,假如电台要想播放唱片的话,就必须雇佣一位音乐家来摇动唱机的把手。

显然,这种愚蠢的做法是不会被所有人认可的。而与此同时,另一种美国群众喜闻乐见的机器正随着禁酒令的取消而蓬勃发展:那就是自动点唱机。只要你投下硬币,选好自己想要的曲子,这台机器就会演奏出动听的旋律——还有什么比这玩意更适合摆在小酒馆的么?到了 1936 年,遍布美国各地的超过 20 万部点唱机日夜不停地播放着人们喜欢的音乐,为了填满他们的肚子,唱片公司要制作数以千万计的唱片。

有人迅速地嗅到了这其中的诀窍:自动点唱机通常是以固定音量来播放音乐的。那么假如我在制作唱片时有意识地增加音量,就会在被播放的时候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促进唱片的销量。最妙的是,这样做的成本几乎为零!

响度战争的大门,就这样被推开了一条缝。

接下来参与到这个游戏中的是广播电台。在新技术(磁带、及其他电声学技术)的带动下,广播电台最终全面倒向了预录制节目,而非现场直播。而在广播中播放录制好的唱片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很快,许多电台就搞出来了金曲评选、唱片点评,而制作人们则意识到,一个以恒定音量听广播的人会怎样选择这些音乐呢?当然是听上去更响的那个啊!

不仅唱片公司这么干,歌手们也不甘示弱。5、60 年代开始,唱片公司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些热门歌曲,并将它们组成「精选集」,然后合辑发售。假如你的歌原始响度不够,那么听上去似乎就弱了别人一头。因此歌手们往往会要求唱片公司重新对自己的歌曲进行处理,以让它们听上去跟其他人的「一样好」。

不过唱片毕竟是一种物理载体,刻在它上面的槽纹是有限制的,你不可能无休止地提升它的响度。更糟糕的是唱片本身的底噪就很大,而动态又相对较弱,可供你发挥的空间是有限的。然而 CD 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有了新的玩具。

CD 拥有高达 90dB 的动态范围,这本来是为了解决 LP 上大动态古典音乐表现不佳的问题而被开发出来的。但对于一些人而言,如此之大的动态给了他们施展自己手段的空间。

这里我们需要先讲一讲技术上的东西——相信我,我会尽量讲得不那么枯燥。请先来看看这张图:

在一直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可能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演奏的音乐都在 50~80dB 之间。然而也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个高潮部分,忽然就短暂地飙到了 100dB,而在某个低谷部分,又降低到了 20dB。

由于 LP 和磁带的天然劣势(作为母带的磁带,其动态在大部分时间里甚至不到 50dB),以及早期广播设备的脆弱性(当节目的音量过高时,电平太大,可能会烧毁保险丝),所以人们需要控制音量,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技术手段,对高潮部分音量进行压缩,以控制整体的动态范围。然而到了 CD 时代,人们却可以释放这些声音了。

——可你们真的需要这些声音么?

一个悖论出现了。

对于古典大编制来说,即便是 90dB 的动态,可能依然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然而对于一些流行音乐来说,他们可能本来只需要 60dB 的动态,那么剩下的 30dB 怎么办?

填满它!

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可以轻而易举地将音乐里的峰值响度调整到上限。可假如这样还不够怎么办?

继续!

假如你认为这样还不够,我们当然可以继续提升响度——不要担心峰值响度的问题,新的技术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模拟时代,受限于技术条件,压缩器对瞬间电平的反应变化迟钝。而数字压缩器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Brickwall limiters 可以干净利落地搞定它的工作,对峰值响度进行限制,让它无法超过上限。这可能会造成动态的缩减,但却会提升一首歌的整体响度,让它在被播放时脱颖而出,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

很快,大家就都尝到了这么干的甜头。而由于数字音频混音技术的发展,这么干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了。这是 ABBA 乐队的同一首歌,在不同时间里的响度变化。(请注意 1980 年版本时的峰值响度)

流行音乐是响度战争的重灾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上个世纪,各个电台的音乐榜单会直接影响到专辑的销量。而在大家水平相似的情况下,提升整体响度,无疑是最便捷的竞争手段。到了响度战争的激烈时期,所有的曲子看上去都像是一面墙。

那我发明 CD 为的是什么??(黑人问号.JPG)

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圈。在爱迪生时代,乐队和歌手被要求以吃奶的力气进行表演,否则他们可怜的声音就会被噪音吞没。在之后一百年里,人们想出了无数办法来降低噪音、提高动态,然而当工程师们自以为 CD 和数字音频终将解决掉困扰了音乐人近一个世纪的技术问题时,却愕然发现,他们的发明造就了一大批动态比爱迪生时代滚筒唱片还要差的怪胎!

战争还在继续,一个后果是这场响度战争很快就从流行音乐领域拓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说,爵士乐、器乐独奏,而广告厂商为了让自己的广告能在插播的时间里吸引观众的目光,当然更加不肯落后。最后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顾客们开始抱怨,他们听到的古典专辑「音量太低了」。

新时代的混音师们很快地适应了这一切,他们棚中的压缩器永远开着,电平永远都打到头。就是最顽固的母带工程师也不得不向自己的用户妥协,偷偷地减小动态、增加电平。

这场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战争大概在 2005 年前后到达了顶峰,然而战争遗留的产物依然存在。比如说,这是一张我自购于索尼 Hi-Res 精选的专辑,你们感受一下这扑面而来的强者气息:

这张专辑录制于 2015 年,自称是一张「古典」专辑(呵呵)。我在听到令人惊讶的爆音和其他问题后找到客服反复确认了一下我下载的不是盗版资源,后来又买了张 CD 听了一下。最后我发现,我的耳朵和设备都没问题,他们就是单纯地做了一张垃圾出来。

顺便。

这张专辑销量极佳。

不知道卡拉扬泉下有知,他会怎么想。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495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