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洪流中,能否自主选择隐身?

《隐身衣》只有七万多字,却是2014年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双料得主。作者格非更是将其视为自己“没有遗憾的作品”。

但是这部作品并不好理解,除了文学评论家的专业评析之外,读者五花八门的观点同样很有意思,我甚至很赞同某篇悬疑视角的解读。

全书只有两处出现“隐身”二字:一是主人公介绍自己专门制作胆机的手艺人身份时,因为是少有人了解的小众职业,他可以“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隐身人生活”;二是提到古典音乐发烧界赫赫有名的大牛牟其善时,传闻他在任何场合都穿着隐身衣,谁也看不见他。

作为主人公的“我”一方面自得于古典音乐发烧友和音响胆机手艺人的身份,认为发烧友圈子算得上是一块纯净之地,连发烧友群体的道德修养都要高出一般人,另一方面却又在现实中过得狼狈不堪——老婆跟人跑了,惨淡经营的业务全靠朋友介绍客户,收留他的姐姐两口子让他限期搬家……

好友为他介绍了一位神秘的大客户丁采臣,客户的名字跟《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很像,后半部分的故事也确实充满了神秘。

作为乐盲的丁采臣为啥要定制昂贵的音响?和他在一起的毁容女到底是何来路?

丁采臣为何突然轻生?毁容女为何和“我”走到了一起?

只付了三分之一定金的音响,为何在丁采臣去世后很久尾款突然又到账?

《隐身衣》中的各色人物似乎都没有真实地呈现自己,如同有一只神秘之手隐藏于幕后一般。其实个体的命运就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做自己总是艰难的。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571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