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我喜欢的教育经典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阅读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关注关于班级管理或者如何与学生相处的书籍。在一次学校安排我去洛阳学习时,听课之余看到学校有图书选购,当时就很有兴趣的选购了两本教育经典:一本是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另一本就是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万玮老师著作的《班主任兵法》。当时买回来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一遍,昨天拿起来重复,又有了不同收获,感觉这本书的内容读一遍有一遍的韵味。下面介绍一下这本书:

作者简介

万玮,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现任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全国著名实战派班主任,被誉为“班主任中的军事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最初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K12教育论坛和白鹿洞教育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即又在《教师博览》、《新教育》等杂志连载。

接着分享薛农基主编写的序言/让反思成为习惯

      《班主任兵法》一书,出自一位教龄仅七年的年轻教师之手。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作者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上不断地阅读钻研,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在理论和实践上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的《班主任兵法》。

        之所以说该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是因为该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独到的做法和思考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这也是作者的教育风格与以往和当今的许多教师的不同之处。看了该书“实践篇”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作出了独特的阐述。

      读《班主任兵法》一书,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实践、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作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的和震撼式的。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感化式”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该书“实践篇”部分的“黔驴发威”、“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作者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因其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式”方式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或几近无效。这时,“震撼式”的教育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反而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人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时候,那些恶习顽疾才可能崩溃,新的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建立,这与治病的“沉疴用猛药”是一个道理。

      但是,震撼式的教育方式的运用必须避免其副作用,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疤痕”;因为这会在学生今后人格的健康成长上造成隐患。在和我的交谈中,作者对此问题是有深刻认识的。他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教育无痕”;在对学生教育方式的选择、运用上,作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重要财富。薛农基主编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思考的人,人生的经历方能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像用便宜的原材料能制造出价格不菲的产品一样,关键是后者加入了思想和技术的因素。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我们往往认为,教龄是成为教育工作行家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学校工作年限很长的人才能称作教育工作的行家。这难道不是我们的错误认识吗?有这样的人,他在学校工作了三四十年,并为自己的教龄长而引为自豪。但他每一学年的工作都是上一学年工作的重复。他没有热情,没有灵感地工作着,忠实仔细地完成每天的工作……在他的工作中没有疑问,没有矛盾,他对新经验漠不关心,害怕改革,他自始至终这样地在学校工作着,直到退休为止。他还为自己谋取到了奖章和荣誉称号。然而,这样的‘行家’却早已对学校、对儿童、对日益复杂化的教师工作感到厌倦了。”而另一种人,“从初为人师之日起,他就贪婪地汲取同事们的经验,深入研究儿童和勤奋钻研教育科学。每一堂课,每一次与自己学生的会面,他都要作为在教育事业上自我完善的过程加以精心设计……他工作细心周到,对学生富有同情心,不能容忍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有形式主义的存在余地,他大胆勇敢和信心百倍地致力于教育探索。就这样,他也在学校工作了三四十年,积累了什么?教龄吗?不!-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活动的经验。”因此,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重复同一内容的十年经验与创造性探索的十年经验,这是两种不同质的教龄!”(阿莫纳什维利:《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三: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肖川先生在其《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一文中也说过一段精辟的话:“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

      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上述道理。

        教育反思,实际上是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在这里,反思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固然重要,然而,反思者相关的眼光、悟性、学识和知识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必然会参与到反思当中去,并最终决定反思者反思的结果。如果说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发酵过程的话,那么,反思者自身的经历就相当于原料,上述其他因素就相当于促进反思并决定反思质量和结果的酵母。这就像苹果落地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只有牛顿从中得出了最有价值的成果--万有引力定律这一成果一样。

      实践--学习--反思,这既是年轻作者的成长印记,又何尝不是教师成长的共同规律呢?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的序言就能够激发读者迫切阅读的欲望。这本书无论对于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老师,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来说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教育经典。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62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