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荐一本书 || 编号:[1995]
人绝不仅仅是基因这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是周围所有人的产物,那些我们必须一同成长的人,那些后来我们选择一起生活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摧毁一个人,能改变一个人,也能修复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定义了一个人。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周遭的人使我们成其为人。
——罗伯特·科尔克《隐谷路》
----【书朋捡话】
提高认知需要每天坚持阅读,慢慢积累,多思考。
积硅步,至千里,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1995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黑白之城》
作者:苏丹
1967年生于山西,知名艺术策展人、设计评论家、设计教育家和作家。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现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当代艺术策展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代表作有《闹城》、《1001页:苏丹艺术与设计微言集》《迷途知返——中国环艺发展史掠影》《工艺美术下的设计蛋》《意见与建议》《公众领地》等。
先瞅瞅本书的内容简介:
《黑白之城》是知名建筑艺术家苏丹教授撰写的回忆录式长篇叙事散文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生于太原的作者离开故乡,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冰城哈尔滨,开启了求学、任教、考研为时七年的校园生活。在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回忆了七年生活的点滴往事,将个人成长、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三者融为一炉。讲述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转型时的世相百态,深刻分析并反思当时的社会问题。作者用戏谑但略带锋芒的笔触,记录着小人物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印记,同时审视着时代与人生。
作者延续了《闹城》中对空间、城市建设等问题的思考,立体化的叙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从专业视角解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的建筑范式,加深读者对艺术与设计的理解。全书配以当代知名艺术家王宁的插画作品,黑白对比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与文字的批驳相照应,丰富了全书的视觉艺术感和互动性。
接下来看看书评:
①
很好看很有感情的80年代东北大学回忆录。忽视掉其中一些时代性的价值观吧,细腻地感受一个有海外关系、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80年代的哈尔滨,以一年顶今天五六年的速度记录时代的变化:从绿皮车,到虽居地方但行业类高校的深厚传统和地位、毕业分配时一些单位要花重金“购买”大学生、不服从分配的学生、准黑社会和学校团伙的斗殴、考研、出国、一只烧鸡是月薪的四分之一……细节丰富,而且我也有些熹微的记忆,怎么会忘记我们是如何走来……
②
我在年轻时曾多次套用一句海明威的话:如果你有幸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一切都将会伴随你一生。所以后来会喜欢老六还叫见招拆招时叫我们闪开和让他歌唱,如今也一样会被苏丹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哈尔滨非黑即白的怀念中唤起属于自己的八〇记忆,哪怕我们与作者并非同龄人,也不在一个城市,但我们所经历的却是同一个八十年代。或许,对现在的我们而言,那个年代的确称得上是流动的盛宴吧。
③
简直不舍得看完。一个真实而浪漫的人,活在冷冽而躁郁的城,没想到苏老师文笔了得啊
④
讲述了作者八十年代在哈尔滨求学与执教的七年间的经历,许多东西即便是我一个九零后读来也感同身受。难得的是在作者的讲述中可以瞥见那个时代下社会的一点真实的样子,包括当时猖獗的暴力团伙,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描述哈尔滨冷的那几篇。
⑤
黑土地和白雪皑皑形成了黑白之城。而作者用丰富的情感,幽默的笔法把“黑白”解释的如诗歌一样激荡。在哈尔滨七年,有青春荡漾的大学生活;有探索到社会深层的时代诟病。但留给作者最深的确是用专业的土木营造的方式来应对人生的困境。
以上是朋朋精选的书评,
仅供参考。
看过了简介和书评,感觉怎么样
对这本书感兴趣不?
有时间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5496-3921-2
【中图法分类号】I267
【主题词】散文集-中国-当代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