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出热情,别人才相信你是真干。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种理性

知识点一:

表现出热情,别人才相信你是真干

演讲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有热情——一种比你做的这件事本身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别人才能相信你是真的在干,才能支持你愿意跟你一起干。

《像TED一样讲话:来自世界顶级大脑的九个演讲秘密》,作者 Carmine Gallo。

TED演讲,可以说是现在最受欢迎的演讲节目,全世界各领域最有思想的人来做一场不超过18分钟的演讲。似乎每个人的演讲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事实上听多了以后你就会感觉其中也是有套路的,而且就连内容都大同小异,价值观几乎完全一致,有点鸡汤的味道,甚至有人说TED就是新时代的一个宗教。

这本书就是作者对那些最成功的TED演讲所做的套路分析。这些看似自然的演讲,其实背后都有几十甚至上百次,甚至两百次的练习!那些成功的演讲者绝不仅仅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还是……演讲者。

排在最前面的一个套路,叫做 passion。这个词对应的中文大概是“热情”或者“激情”,但是我感觉都不太到位。

你必须表现出对你讲的这个东西充满热忱!不是别人请你来你才来讲,更不是因为你想从这次演讲中取得什么利益和名望,完全是你觉得你干的这件事儿,或者你要说的这个道理,实在太牛,实在忍不住,必须立即告诉观众!

你得有这样的热情,才能调动观众的热情。

这个热情并不仅仅是一个态度,它必须来自一个升华了的精神,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

星巴克的CEO说,我对咖啡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在家和工作之外再给人第三个适合停留的地方。

Zappos,作为一个网上卖鞋的公司,它的CEO谢家华说,我对鞋不感兴趣,我对提供最好的客户服务感兴趣,我们不是给你寄鞋,我们是投递幸福!

对这些人来说什么叫 passion?Passion 就是你的核心自我认同感。比如有些苦逼搞科研的理科生,说自己是个“科研狗”,我觉得这就是没有 passion——你累,你就认为自己是条狗吗?我搞科研的时候再累也不说自己是狗,我是科学家!

作者就考察那些成功的 TED 演讲者,发现他们都特别善于用 passion 来调动人性的激情,感染观众。说白了,就是得善于挖掘和拔高自己这件事的意义。

一个年轻女性因为小时候交通事故失去双腿,安装了义肢,然后就靠着义肢跑跳,成了运动员。——她说,我从来不认为我是有残疾,我反而认为我是多了一个超能力:我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像换衣服一样换脚,你们能吗?

一个参与扶贫和环保的志愿者说,你别以为我整天跟苦难打交道很难受,其实我的工作不是扶贫环保,而是给人以希望!

这种 passion,是可以传染的。为什么真正的领袖总能调动其他人的情绪?实验表明只要他表现出 passion,房间里的其他人就会跟着他 high。

研究发现越是有 passion 的企业家,他的公司越成功,个人生活越好,工作越投入。在一个天使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见面会上,研究者让投资人给创业者的报告打分,在各个方面评估。结果发现,在决定是否投资的因素中,第一是机会好不好,第二是创业者的能力,第三就是创业者的 passion。后面才是教育程度和年龄之类。

找没找到自己的 passion 所在,比你是从哪个大学毕业的还重要。

你可能会猜测这些人表现出的 passion,是不是故意拿什么情怀忽悠粉丝——我认为不是这样。真正要做大事没有使命感是不行的,正所谓“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关键在于,做大事总是有风险,有挫折,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支撑你,每天斤斤计较利益得失,你就坚持不下来。

所以人一定得找到的 passion 所在,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what makes your heart sing”——到底有什么东西,能点燃你内心的激情?

不管找没找到,做什么事情总要表现出一点 passion 才好。如果你自己对这玩意都不感兴趣还想让谁感兴趣?就算装,也要装做有 passion。英文有句谚语叫“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也许装着装着,你就是真的了。

| 由此得到

演讲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有热情——一种比你做的这件事本身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别人才能相信你是真的在干,才能支持你愿意跟你一起干。

知识点二: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种理性

1. 孩子能不能选择推迟享乐,不仅仅跟孩子有关,也跟环境有关,而且他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因此,教育小孩一定要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

2. 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表面上人人有自由意志,其实身上都不知道背着什么基因和环境的枷锁——有的人能战胜这些枷锁,他们就是英雄。

中国文化一向推崇勤俭持家,非常看不起那些有点钱就全花完及时行乐的人——而科学家完全赞同这一点:所有研究都表明,能够从长远打算和推迟享乐,是通往长久幸福生活的必备素质。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不到呢?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那些当初忍住没吃棉花糖的小孩,不论学习成绩还是生活质量都比那些忍不住的小孩要好很多。

美国有的学校甚至专门给学生印发T恤衫,上面写着:“别吃那个棉花糖!”

连个棉花糖的诱惑都抗拒不了,那些小孩有毛病吗?有的NBA球星赚了很多钱,居然能在退役几年之内把万贯家财全部败光,这些人天生就傻吗?

为什么有人会吃那个棉花糖。

《理性动物:进化让我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作者 Douglas T. Kenrick and Vladas Griskevicius)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很多行为看似非理性,其实是理性的,自有一番道理。

进化心理学有个“生命史”理论,研究个体怎么分配有限的资源。每个动物一辈子其实就干两件事:积累和花费。所谓积累,就是补充营养,锻炼身体,充实自己——相当于人类攒钱;所谓花费,就是通过性关系把自己的基因传播出去,争取有多个后代——相当于人类花钱。

生命史理论说,动物们的积累和花费有两种不同的策略。

像大象这样的动物,食物充足而且没有天敌,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好几十年,所以它的策略就是“慢策略”:花很多时间积累,生育很少。

而绝大多数动物没有这么幸运,一般都是很早就性成熟,然后马上就大量生育,然后可能很快就被捕杀,寿命很短也就死了。这就是“快策略”。

这两种策略都是对的。环境好当然可以慢慢享受生活,少生还能保证后代质量;如果环境险恶寿命短,不早生多生行吗?不用快策略基因根本传不下去。

更进一步,生命史理论认为,在同一种族之内,也有快策略和慢策略的区别。人就是这样。

在稳定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青春期来的晚,结婚生子也晚,寿命更长。而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家里经常有人来了又走,比如妈妈经常给他换“后爸”的话,这种家庭出生的女孩青春期就来得早,会很早生育。

而那些采取快策略的人又会吸引同样采取快策略的人,他们很随便就生孩子,生了孩子也未必结婚,就算结婚了也很容易离婚。现在让美国黑人无法脱贫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单亲妈妈太多!

如果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家庭,有个单亲妈妈和若干个不同父亲的兄弟姐妹,生活很不稳定,今天运气好得到一块糖,你会把它留到明天吗?

对这样的人来说,现在不享受以后就没有机会享受了。他的糖可能会被抢走,他甚至可能活不到明天。拳王泰森十三岁之前就已经入狱好多次!

有人重新做了一遍“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这一次实验人员还是跟孩子说如果你不吃等我回来就再给你一块糖——而不同的是,这次有的分组里实验人员回来说哎呀对不起,我搞错了,没有第二块糖了。经历了这种失望的孩子,再给他做一遍棉花糖实验,通常三分钟就不等了。

——换句话说,孩子能不能推迟享乐,不仅仅跟孩子有关,也跟你这个环境有关,而且他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

又有人拿猴子做类似的实验发现,如果小时候妈妈总能从固定的地方得到食物,猴子长大之后就能推迟享乐,做决定做得很好。如果小时候食物来源不确定,即使仍然能获得食物,长大以后他的自控能力也不行。既然吃了这顿还不知道下一顿在哪里,这一顿肯定是任性猛吃。

我们通常认为细水长流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而有人追求的就是那短暂的灿烂。而且他们是有道理的。

身处全民追求稳定的中国社会,对这个理论的体会可能没有那么深。如果你生活在美国,同学中有个黑人女孩16岁就怀孕,高中没毕业就退学回家带孩子了,你可能会对这个“生命史”理论有更深的体会。

基因的作用大概跟环境各占一半。如果这个孩子的家长是“快策略”类型的,他可能天生就有快策略的倾向。环境也有用,甚至可能自由意志也有用,所以绝对不能说采取哪个策略是固定的。至于像某些NBA球星环境很好了还是退役几年就破产,只能说他未能战胜自己的基因。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二战时期中国的飞行员都很花心,胡乱搞女人。这就是因为当时飞行员的死亡率非常高的缘故。

看这个理论最大的价值就是它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现代人都自动晚婚晚育了——因为所有人的环境都变好了!

| 得到什么

1.教育小孩一定要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偶然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不寻常的东西也不要一次吃完,要分几次慢慢吃。高兴了不要连着几天光玩不学习,不高兴了也不要连着好几天不让玩。

2.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表面上人人有自由意志,其实身上都不知道背着什么基因和环境的枷锁——有的人能战胜这些枷锁,他们就是英雄。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757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