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故事 | 巴黎博物馆饕餮盛宴之五

罗丹美术馆 Musée Rodin

顾名思义,罗丹美术馆是一家主要收藏著名雕塑家罗丹作品的美术馆。

在艺术之都巴黎,能以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不多,我知道的只有罗丹、毕加索和达利三个。

罗丹,很久很久之前就知道了这个名字,好像是因为那个名为The Thinker的雕像。

后来,又知道了罗大师的一些其他作品。

幽静却充满艺术氛围的罗丹美术馆,给了我进一步认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机会,在这里,用我自己的眼睛去看,用我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而不是接受来自于他人的品评。

来这里的人不多,在这里,可以有一份安安静静的心情。

罗丹美术馆,是一个独立的庭院,整个庭院占地约8万平方米。

美术馆位于塞纳河南侧巴黎第七区,那是一片颇幽静的地带。

去往那里,沿途都是不很宽的安静的街道,几乎没有车子,偶尔能碰到一两个行人。

沿街,一侧是紧临街道的巴黎典型的石头楼房,另一侧是米白色的围墙。按照Google导航,就这样沿着那围墙向前走着,等看到一个凹进去的弧线中一扇不是很显眼的大门,才知道刚刚走过的围墙里面就是我要去的罗丹美术馆了。

走进大门,是一个开阔的院落,视线正对的,是一栋两层的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也就是罗丹美术馆。

小楼前后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庭院。

庭院很大,有人将其称为花园,我不赞同,因为这里几乎只有绿植和草坪。所有的草坪和绿植都经过精心设计,树木修剪成设计者想要的样子,再在其中摆满雕塑。

这里,我用了“摆满”一词,其实很不恰当。庭院中的雕塑的确不少,但所有的摆放,选哪一件作品,摆放在什么位置,这些都是精心设计后的结果。这设计不仅仅考虑到各个雕塑的内涵,相互间的关系,又牵扯着摆放时相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要考虑它们在整座庭院中的位置,甚至,在整座巴黎城中的位置。

没去过的朋友一定觉得这说法未免过于夸张。

但去过的朋友会知道,这只是事实,没有半点儿夸张。

整个庭院是细长的南北向,小楼坐南朝北,以北的庭院可以叫做前院。在这里,有著名的雕塑“地狱之门”,它被安放在前院的最东侧,朝西。“地狱之门”的正前方,与其相对的,是雕塑Les Trois Ombres de Rodin,中文常译为“三个影子”,它的原型在“地狱之门”的最上方。

站在“地狱之门”前面,面朝“三个影子”,视线越过庭院中高高低低的绿植,可以看到正对西侧摆放的雕塑“思想者”The Thinker。“思想者”面朝“地狱之门”,与之遥相对望,与“三个影子”在一条直线上。

当站在这条直线上,将视线投向更远处,眺望出去,这条直线正穿过高高的埃菲尔铁塔。

这就是庭院中雕塑的精巧设计。

下面图片中,从“三个影子”的雕塑缝隙中,可以看得到“思想者”和埃菲尔铁塔在一条直线上:

庭院中有颇多著名雕塑,是美术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是罗丹于1880年接受法国政府的委托,为即将动工的法国工艺美术馆的青铜大门做的装饰雕刻。罗丹以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为主题,创作了一件描绘人间地狱场景的大型雕塑。他为这组作品前后设计了两百多个人像和组像,这些形象成为其后期创作的坚实基础,之后的许多名作如《思想者》《三个影子》等均脱胎于《地狱之门》。

1900年,罗丹在他的大型个人展览上将《地狱之门》展示在公众面前,但此时的作品并未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状态。

事实上,直到1917年罗丹去世,他依然对《地狱之门》不甚满意,该作也未真正得以完成。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让罗丹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得以尽显。如同艺术史上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一样,《地狱之门》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留给观众的无尽想象和共鸣。

The Thinker

The Thinker,我最开始认识罗丹,就是因为偶然看到的这件作品打动了我。“思想者“,我不喜欢这个名字,The Thinker更能体现作品的内涵。

罗丹于 1880年创作了这件雕像,当时是为了装饰《地狱之门》的门楣,原作仅高70厘米左右。罗丹试图用这一雕像去表现《神曲》作者但丁的形象,因此作品最初的名字是“诗人”。雕塑中的裸体男子双腿弯曲,身体前倾,坐在石头上,右肘放在左腿上,整个身体处在一种既扭曲又不平衡的状态,正陷入在深沉的思考之中。他既是一个下地狱者,又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决心通过诗歌来化解苦难。

除了在《地狱之门》中扮演重要角色,该作品自1888年起开始单独展览,改名为The Thinker。1904年,大尺寸的青铜作品问世,一个经典的男性形象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中,魁梧的身材暗示出他强大的行动力,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期间的一个事件。

134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在克拉西战役中获胜后,围攻加莱。当时的法国国王菲利普六世命令加莱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后来菲利普未能解除围困,饥饿最终迫使加莱市民谈判投降。

同时代的编年史家Jean Froissart(约1337年-约1405年)讲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爱德华提出,如果六名城市领导人向他投降,接受被处决的命运,他就饶过这座城市的人民。爱德华要求他们把绞索套在脖子上,带着城市和城堡的钥匙走出去。

加莱城最富有的领导人之一,尤斯塔什·德·圣皮埃尔第一个自愿参加,另外五个市民也加入了他的行列。圣皮埃尔带领这群志愿者来到了城门处。

罗丹的雕塑捕捉的就是这一刻,在他的雕塑中,是战争失败、英勇的自我牺牲和即将面对死亡的多种辛酸的混合,是极端复杂的情绪。

根据Froissart的故事,这些市民本以为会被处决,但最后他们的生命因英国王后海诺·菲利普的干预而幸免,海诺说服了她的丈夫,声称他们的死亡对她未出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祥之兆。

罗丹的设计中,包括所有六个人物,曾是有争议的。公众觉得它缺乏被认为是公共雕塑不可或缺的“英雄主义”。

《加莱义民》 没有光辉的英雄想象,却充满痛苦、苦恼和宿命论。但对罗丹而言,这才是一种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

罗丹希望这座雕塑就安置在地面上,雕塑家的愿望是希望同时代的市民可以“几乎撞到”这些雕像上,并感到与他们始终在一起。在罗丹美术馆的庭院里,雕塑就是这样摆放的。

庭院的后面还有很多雕塑,有维克多·雨果,还有巴尔扎克,等等。

将整座庭院逛遍,之后我走进了室内展厅:

罗丹出生在1840年,与莫奈同年。那个时代,是文艺复兴后又一个艺术家大量产生的年代。

当罗丹逐渐走向成熟,开始自己的创作时,正是传统审美艺术被重新审视的时候。新的时代,要有新的创造。

当印象派绘画在艺术领域掀起新的浪潮的时候,罗丹颠覆传统美学的作品正遭受极端的质疑。《塌鼻男人》被指责太丑了;《巴尔扎克》背后罗丹经过长时间思考赋予在其中的内涵没有人了解;《加莱义民》,内中对人性的深刻反思颠覆了人们对英雄的膜拜……然而,罗丹认为,人的生命是最美的,从出生就开始体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直到死亡,每一个瞬间都是美的。

那时的罗丹是孤独的。

罗丹的作品中,也有极优美的,有着近乎不真实的美好,他以独特的基调和方式表达了对爱和青春的追求。在《吻》、《永恒的偶像》、《永恒的春天》等作品中,罗丹以男女的热吻为主题,表达了不加掩饰的情感,激发了因世俗压抑而深藏的欲念,让人们重新燃起追求爱的勇气,感受到由美而生的喜悦。

1875年,罗丹前往意大利考察学习,他遍访米开朗基罗和多纳泰罗的作品,对意大利古典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罗丹后期作品中可以看出,米开朗基罗对罗丹的雕塑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人体雕塑中出现的古希腊的运动美感完全来自于米开朗琪罗,这一点在The Thinker中表现的非常突出。

米开朗琪罗晚年的系列雕塑《囚》应该给予了罗丹很多启发。米开朗琪罗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保留了大量刀劈斧凿的痕迹,不去打磨,表达生命与束缚间的挣扎。那时米开朗琪罗的很多作品有这样的痕迹,被人们称为《未完成雕刻法》。

罗丹受其启发,作品更为朴实,不做任何矫饰,雕塑本身没有做过细的加工,他要保持粗糙的捏塑和雕凿的痕迹。罗丹认为这是雕塑所特有的一种形式美,往往可以造成一种变化莫测的光影效果,增强人们对雕塑感受的丰富性,且罗丹常常有意对之加以强调,称之为《草稿塑造法》。

另一方面,到了罗丹的年代,因为各种工具的出现,一件雕塑作品的诞生已经与米开朗基罗时期完全不同了。

在罗马看米开朗琪罗大师的作品,每一件都是大师亲手制作,斧凿过的痕迹,小羊皮打磨后的光滑,都是大师亲力亲为,出来的是这世上唯一的作品。

罗丹的时代不同。

罗丹在创作的时候,一旦确定了创作的主题,就会使用相对柔软的粘土创作草稿,他会创作不同的模型,然后再根据模型创作不同的作品。他创作了大量石膏模型,但罗丹并不把石膏当做成品雕塑的材料。

在罗丹的工作室中,他用铅笔或粉笔标记来指导高技能的专业助手。罗丹的助手们使用基于缩放仪的机械设备来放大或缩小原始粘土模型的尺寸,以期在大理石上重现精确的形状。

罗丹的雕塑也从不试图掩盖“艺术家的手”的痕迹。在罗丹作品的表面,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时使用的工具、指纹所留的痕迹,这些标记证明了这些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这样的时代,使得罗丹可以创造更多的作品,而每一件作品又可以复制出多件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成品。

在罗丹美术馆,感受最深的是罗丹非凡的创造力,独特的构思,以及作品中深刻的表达。时代给予了罗丹可能,让他有时间有机会创造更多的作品。在罗丹美术馆中游览,繁多蕴含着深刻思考的作品,每一件都让我感受到了罗丹大师饱满又热烈的创作激情,似乎他对于创作有着永远的热情,才思源源涌来,让他奔赴一个又一个出现在他脑海中的作品。他是热烈的、充满激情的、有着无限热爱的。

这是在这个美术馆中,我看在眼中的罗丹。

***********************************************************************************

读过莫奈的传记,又来了解罗丹,发现罗丹与莫奈是同一年出生的,而他们的身边都有一个女人名字叫做卡蜜儿。

莫奈迎娶了比他小7岁的卡蜜儿,卡蜜儿是他的妻子。

罗丹认识的卡蜜儿,比他小24岁。

罗丹一生,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才娶了已陪伴他50多年的女人做妻子。据说罗丹有很多情人,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一直独身的原因,只知道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卡蜜儿是他的情人之一。

人们在今天还要谈起卡蜜儿,不是因为她曾是罗丹的情人,而是因为她也是一位雕塑艺术家。

卡蜜儿的人生,充满坎坷和不幸。在卡蜜儿的年代,女性艺术家没有求学的机会,更不会被接受和认可,这是她一生悲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卡蜜儿热爱艺术,为了能够有机会创造雕塑作品,她来到了罗丹的工作室。她是才华横溢的女子,得到了罗丹的欣赏和喜爱,她也给罗丹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

他们相爱了,所以有了那么多以 The Kiss 为主题的作品。

但罗丹不喜欢婚姻的束缚,而卡蜜儿想做他的妻子。对婚姻的不同理解最后导致了两个人的分手。卡蜜儿因此受到极大的打击,患上了伤害臆想症,在疯人院里度过了生命最后的二十九年时光。

很悲凉,很伤感,那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在罗丹美术馆,有一间专门的展厅,展出卡蜜儿的作品。

单就作品来说,我很喜欢卡蜜儿的作品,里面有情感,有灵魂。

但,卡蜜儿的作品里,没有自我。

这也许是那个时代女性艺术家没有出路导致的结果。

罗丹的The Kiss,表达的是健康的情爱,男子的右手温柔地抚在女子的身侧,女子伸手揽过男子,二人热情拥吻。两个人的关系是平等的,都表达了对拥吻的主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卡蜜儿的The Waltz,常被译为“华尔兹”。这件雕塑作品充满浪漫的情感,华丽,投入,仿佛燃烧着生命,就像卡蜜儿。男子揽住女子的腰,俯身相吻,女子却将整个身体寄托在男子揽住自己的手臂上,表达出对男子的无限依恋,也表达出女子温柔无私的奉献和生命的无助。

罗丹的《永恒的偶像》,表达出在男子眼中女子的无限美好,他愿意追求她,讨好她,奉上虔诚的吻,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恋。

在这件作品里,男子的角色有着不着痕迹的卑微。

而卡蜜儿的作品Sakuntala,以4 -5世纪印度诗人Kālidāsa的戏剧《莎昆塔拉》命名,灵感来自于主人公莎昆塔拉与丈夫杜希安塔久别重逢的那一刻。作品中男子表达着久别重逢后对妻子的思念,可妻子却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依托在丈夫身上。也许卡蜜儿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对爱情的投入和期待,可女性没有独立的自己,她的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

认真解读这些作品,卡蜜儿的悲惨命运早就写在了作品里。

看着卡蜜儿的作品,张爱玲的那句话忽然就浮现出来: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卡蜜儿确实拥有才华,只是她不够独立的人格使自己的才华失去了光泽。

作品The Wave是卡蜜儿独具匠心的巧思,更表达了面对不幸命运的无奈和不自知。The Mature Age,是最后激怒罗丹的作品,导致了两个人最后的分手。

我不会将卡蜜儿的悲剧怪罪在罗丹身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卡蜜儿,应该选择主动自主的人生。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78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