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名字如果认为这是一部童书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其实是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写给成人的一本心理学著作。

作者通过讲述蛤蟆先生和苍鹭医师之间进行的10次对话,阐释了如何在心理上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在心理压力逐渐成为普遍社会问题的当下,这本短小精悍的小册子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今天分享一下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收获。

成长就是打破依赖

蛤蟆先生出身显赫,在朋友们的眼里阳光开朗、幽默风趣,可是他自己却一直感觉不到真正的快乐,甚至走向了抑郁。

这一切的症结都在于两个字——依赖

幼年的蛤蟆面对严厉父亲的苛责整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讨好,依赖父亲的认同。

成年后的蛤蟆由于幼年时形成的不自信,不断取悦、吸引他人,依赖他人的关注。

比如父亲要求他接管家族的酿酒厂,然而他从小就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抵触。

即便如此,蛤蟆依然依顺了父亲的安排,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只要得到了父亲的关注,你就是最棒的。」他的脑海里似乎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在喃喃低语。

为了引起朋友的注意,他买下漂亮的大敞篷车带朋友去旅行,却遭遇了车祸。

他却因此迷上了飙车,甚至因此去偷车而入狱。即使是出狱之后,只要见到朋友,都还要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探险经历。

蛤蟆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极力地维持着这些「依赖」,把这当作了成长,当作了人生的全部。

真正的成长,恰恰是把依赖打破的过程,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打破依赖呢?

一切还要从自我说起

书里的苍鹭医生把我们每个人的自我状态都归纳成了三种:儿童态、成人态、父母态。

  1. 儿童态:处于这一状态的我们,行为和情感反应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童年时期,表现出孩童般的模式,本能地依赖和顺从。

  2. 父母态:在这一状态下,我们倾向于批评他人或自己,重复从父母那里学到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并试图强加给他人。

  3. 成人态:这个状态下的我,能够超越情感的依赖,合理地思考、规划、决策和行动,利用知识和技能处理当前的问题。

蛤蟆先生就是「儿童态」的典型例子。

童年时期来自父亲的无止尽的挑剔和批评让蛤蟆无所适从,最终选择了顺从。

通过各种行为获得父亲哪怕一丝的赞许,成了蛤蟆情感上的依赖,尽管很多事并不是他内心希望做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说的「妈宝男」「妈宝女」其实也是这样的状态,不同的是幼时获得的情感输入是另一个极端。

这种依赖在蛤蟆长大之后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发生了「扩散」。

他不自觉地开始依赖身边人的关注和认同。

蛤蟆以为,只要和幼时竭力获得父亲的认可那般去和朋友们相处,自己就做了正确的事情,获得了积极的改变。

这让蛤蟆越发地分不清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不是,成长始终是停滞的

因此朋友们的逐渐不认可,让他瞬间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书中的獾,这个蛤蟆父亲的老友同时也是蛤蟆的忘年交,则是完全相反的性格。

他总是看起来自信满满,面对任何事情都能滔滔不绝地发表观点,指出蛤蟆这里的不对、那里的不足,这就是「父母态」的表现。

最近我们常听到的「爹味」这个词,形容的正是如同獾一样处于「父母态」的人。

同样面对父母的挑剔,獾选择了对抗而不是顺从。

这种对抗看似是摆脱,实际上却只是一种「反向的依赖」。

这样长大的獾在无意识中吸纳、继承了来自父母的一切,学会了批评和挑剔,并且理所当然地把自己从父母那里复制的观念强加给他人。

獾自以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却意识不到这些是来自父母的影子。

「儿童态」的蛤蟆和「父母态」的獾,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改变:要么成了父母期望的样子,要么成了父母的样子

在一次次的咨询之后,蛤蟆先生自己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只有开始「向内求索」,才能带自己走到真正长大的「成人态」。

你是要听从别人的声音,还是要允许自己做主?

你是要听从你已经死了的父亲的声音,还是要允许自己做主?」这是苍鹭医生在一次谈话咨询时问蛤蟆的原话。

韩寒的《后会无期》里有另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谓的道理,只不过是无数个他人人生缩影的一个复刻。

按照「过来人」的指南去生活,我们可能真的会少犯很多错误,避免许多麻烦,然后过上「正确」的、「稳定」的人生,或者更准确地讲——效率的人生。

将这些「道理」一条条地付诸实践,获得赞许和认可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自己成长了,改变了。

但最终,我们过上了和别人一样的人生,一个如同工业化产线上批量产出来的人生。

再然后,我们可能也成为了传道的一员,向周遭的朋友、自己的晚辈推销我们的「道理」。

这样的人生好么?或许也不坏,因为当模式都大抵相近的时候,并没有优劣可言,唯独少了自我。

这样的人生快乐么?或许也不痛苦,因为当我们不曾找到自己对快乐的定义的时候,没有对比可言,唯独多了遗憾。

我们对现实的无力感,往往源自于自己竭尽全力却依然做不到他人想要的样子,因为尽管听从了别人的声音,但我们却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才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主呢?

只有拿回了对自我的自主权,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变,并获得改变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们顺应外在输入做被动改变时的强大力量。

因为这里面不再有迷茫、依赖或者抱怨。

只是进入「成人态」的过程,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我们达成,一旦如此,那么我们就依然没能打破依赖,不是真正的成长了。

无论此前处于前面的哪个自我状态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停止苛责自己、挑剔他人,主动进行刻意的思考,摈弃固有的思维方式(依赖)。

正如渐入佳境的蛤蟆先生一样,逐渐地变得真心的自信和快活。

最后,我想引用纪伯伦的《致孩子》作为结尾,虽然将的是父母和孩子,当同样可以延伸到任何人之间的相处之中。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786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