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3

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人物思想

治史经历

许倬云的学术成就,与其大时代下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与其说是他选择历史,不如说是历史选择了他。许倬云说“因为我一辈子不能动,不能跟人家一起玩,所以永远做一个旁观者,这跟我一辈子做历史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历史学家也做旁观者。”这使得许倬云终身的历史研究,都注重“常民”视角,而非传统的政治史或帝王将相。

幼时的战争经历,让许倬云有了一般知识分子不曾有的丰厚的人生体验,因此对生命格外敬重,关心民间疾苦。也正因这段经历,直接触发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研究对象的选择。他第一本英文专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第二本英文专著《汉代农业》,都与中国古代农村有关。许倬云曾说过,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农村的变化不大,他当时看到的农村与汉代差别不大。这段经历促使他写下的这两本研究专著,也让他踏入了学界的大门。在持续一生的写作治学当中,也在从不中断的对他人、对世界的关注中。

主要师承

在台大的恩师有:考古学家李济(字济之)曾主持河南安阳的殷墟发掘,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1979年8月,业师李济病逝,许倬云撰《悼念济之师》。历史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沈刚伯,是西洋史研究的开路者。考古学家董作宾,是民国时期甲骨文研究最重要的甲骨学“四堂”之一。文化人类学家李宗侗经常派三轮车接学生去家里上课。民族学家凌纯声,完成中国第一部民族学调查。 [48]对于许倬云一生学科选择影响很深的是傅斯年,傅斯年是史料学派的代表,其《 夷夏东西说 》《 周东封与殷遗民 》《 性命古训辩证 》 等一系列论著影响深远,许倬云一一拜读受益良多,并在研究中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许倬云《西周史》出版后,他特地题赠给傅斯年,并于墓前供奉一本,感恩这位奠定了他一生治学方向的老校长。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真正接触到西方学术。他的导师顾立雅是美国第一代汉学家,顾立雅劝他去搞比较研究,让他把主要力量放在中东。于是,许倬云跟约翰·威尔逊学埃及学,也学习巴比伦学与亚述学。他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史和中国上古史作对比,由此他提出理解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观点,首先,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很深,互相影响;其次,从古埃及和两河文明的发展过程和互相影响的形态反观中国,发现中国本身不是统一的一整片,而是黄河流域长江淮河流域长城之外的草原三片地区互相影响而发展出来的。那时,韦伯理论正被芝加哥大学引入美国学术界,受韦伯理论影响,他开始关注社会学、城市经济学,许多杂乱的学科知识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许倬云承认,韦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治学方法,喜欢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样做是要寻找各文化发展的特殊轨迹。许倬云日后回顾,在芝加哥“读了”五年的美国社会,并非全通过书本,因为“日子过得非常丰富:开刀、念书、搞民权、神学院宿舍里聊天。”经由如此的传奇经历,他见识了美国最底层的生活,包括美式政治中不完美甚至丑陋的现象。

1965年,许倬云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哈佛大学汉学巨擘费正清评价为“小经典”。2006年,这本书在大陆翻译出版,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

史学思想

思想体系的架构方式

许倬云提倡史学研究首先要正确掌握大线索,才能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增加研究的价值。在实际研究中,许倬云不纠结于对某一史实细节的探讨,而是立足于大视角,或者从纵向上梳理历史时间坐标轴上的流变过程。许倬云的宏观梳理主要是追寻中国历史的时间线索,观察变化过程。系统的论述则主要针对固定的时间段,从多角度辩证考察。这种研究理论,使他得以跳脱历史之外,获得更宏远的视角。在这一方面,许倬云主要关注了中国文化史的内容,其成果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等。或者从横向出发,多角度、系统地探讨,通盘地论证某一时段的历史画面,其成果有《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等。

治史立足点

许倬云的史学研究既是他学术活动的重点和基石,也是他认识世界的途径。他在史学领域有具体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将学思发散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在治学上,除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外,许倬云还将从历史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和体认作为认知世界的材料,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研究现实的问题。坚持史学的基本原则,但立于史学的疆域之外,更宏阔地观察世界,将史学与相关学科相连接,得到独特的哲思。

“这种始终处于变化和兼容的历史观影响了他一生的治学面向,无论是那些谈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著作,还是那些具体到某一朝代的微观历史研究,都渗透着他自己对历史的深层体验与观察。他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但是从旁观者的体悟经验中,他反而意识到了历史对个体的影响,也意识到个体对历史的作用,这两者缺一不可。”

价值和影响

许倬云是当代华裔海外史家的代表,其史学思想传播至海内外。

许倬云的作品在大陆地区的引进出版,带来了史学研究新的模式,史学观点的论述、史学思想体系的架构、史学方法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许倬云的大线索、系统论、区系划分等,为大陆史学带来了新的探究途径,他的著作展示了世界史学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历史研究相结合的范本,为中国史学界与西方交流搭建了桥梁。

社会文化思想

追求中国文化的本质

许倬云每写一部书、一篇论文,不是简单地排比时代的先后、人事的更迭,而是用心去追求中国文化的本质。以他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学术专著为例,《西周史》是在探寻中国文化秩序的本源,写到西周亡国,他会联想到抗战时期同胞的惨状而落泪;《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分层与流动机制;《汉代农业》则关注人口压力、市场网络、政府和工商关系,给近代以来的三农问题带来了很多启发。

为老百姓写史

连续十几年,许倬云多次回到中国大陆考古,看到农耕工具,他想起幼时接触的战争时期的中国农村;目睹邻里乡党的人际关系,他想到了自己出身的士大夫家族。“历史的意义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70岁之后的许倬云,致力于为普通人写作。开始致力于大众史学,不写王侯将相,不讲开疆辟土,只“为老百姓写史”,希望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绽现一番鱼跃鸢飞的美丽新世界”。“说中国”“说历史”系列陆续完成,每一本书,都离不开中国,离不开中国文化。

此后的十多部著作,其范围不出大型集合体的聚散、思想文化的盈缩,还有社会节奏的变迁,都是为了给普通读者提供一种切实的历史参照物,让读者有所思,有所得。

读“社会”这本大书

许倬云主张,读书固然重要,更要读“社会”这本大书。近年来,许倬云的线上课程、演讲、谈话频频“破圈”,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九十多岁了,仍保持着少年时的习惯,每天看英文报刊、两岸的中文资讯,为变化剧烈的世界心怀忧虑,对新技术的关心和思考。对于个人主义之下日渐疏离的人伦关系显得忧心忡忡。对于“人工智能会对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学科造成什么改变的问题”,他回复道:“我不担心AI超越我们,我担心我们忘了别人——人跟人之间不再有面对面的接触,人把自己封锁在小盒子里边,忘了外面有血有肉的别人。”

许倬云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认为20世纪见证了文化的崩溃,21世纪是否能够伴随若突破,还未可知。科学在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播来了人类对自身定位的迷茫,世界正在经历变化,也正在寻求破解。许倬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成为追寻这一答案的有生力量,也应该承担起重建世界文明的责任。

知识分子的责任

许倬云将专业研究、家国情怀与知识行动联系在一起,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在知识分子这个话题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许倬云(2020)一篇名为“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及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的著名演讲,该演讲的时间是2006年。其中体现出深切的忧患意识,指出不论欧美还是中国,专家型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够把专业跟社会、国家、世界发展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人越来越少。

许倬云提倡,学者,尤其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者,不仅应该成为学术上的专家,更应该思考世界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与时代和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知识分子作为助推社会进步与变革的一大力量,对自身使命的反思将深切影响其知识实践,并最终对世界、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

治学成就

研究成果

许倬云一生离开不了先天残障造成的种种病痛。也就在长期的痛苦折磨中,他完成了一部又一部的著作。自青年到老年,他从未停止著述。可以说,他的书写就是他的存在,显示他生命意义的最真实的存在状态。

从1960年代开始,许倬云在台湾、美国不断教研与著述。据《倬彼云汉: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记载,截至2022年,许倬云共有中文专著58种、英文专著6种、中文合著及编著26种、英文合著2种,共计92种、212个版本行世。

早期著作有:《历史学研究》《中国科学思想的因素》《中国传统的性格与道德规范》《传统与更新》《关心集》《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挑战与更新:许倬云文集(政论之册)》《刹那与永恒:许倬云文集(文化之册)》等等。初版多发行于台北,集中于史学专门类著作,后逐渐在北京等地再版。

后期著名的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书籍。包括“许倬云看历史系列”(全四册):《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以及《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现代伦理寓言一东游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等。这一时期的著作,除了对许倬云旧有英文史学书籍的翻译和再版外,还出现了更多的对当代人文社会警示性论著,由历史出发,对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提出看法和建议。

许倬云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成果在展示了许倬云对历史进程的卓越理解的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反思。他思考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他还立足于全球视角来关注中国历史的原貌和走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给史学界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以重要的参考和启迪。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795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