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端午节》:成年人最大的体面,就是放下面子,认真生活

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鲁迅的端午节写于1922年9月10日,和《孔乙己》一样是在探讨读书人的出路问题。

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表面进步,骨子里却很落后、自私清高而又自命不凡的旧知识分子形象—方玄绰,他的十分是个知识分子+小官僚。

他是一个批着新衣的旧式文人;性格上既清高又懦弱,遇到问题缺少最基本的勇气和担当。

文章的开头,他自从把口头禅从“都一样”改为“差不多后,就开始得过且过和糊弄日子了,看到什么不平的事情,也不会出头打抱不平了,而是通过“转念”来逃避现实社会,拿他自己的话说:”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地制造出一条逃路,很近于“无是非之心”。

遇到老辈欺压青年,他会觉得少年有了儿孙,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看见兵士打车夫,想着车夫当了兵大抵也会这么打....他是个十足的不敢和恶势力斗争的缩头乌龟和懦夫。

他不做斗争是因为事情没有落在自己头上,“只要地位不至于动摇,他决不开口;欠薪后,只要有别的官俸支持,也绝不开口。”别的教员去讨薪,他还暗地认为别人是欠斟酌,太嚷嚷了。

他不仅胆小怕事,没有担当,还过于虚荣,是一个得过且过被动生活的消极性人物形象,他具备着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别的罢工人员被国军打得头破血流,讨到了一点薪水,他不费吹灰之力窃取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拿到了薪水。

实际上,1921年,北洋政府挪用了克扣了教育部经费,北京高校教员被拖欠俸薪资高达80万元。鲁迅当年也被欠了钱,但他从来没有去讨要过。

”他既已表同情于教员的讨薪,自然也赞成同僚的索俸。“总之,他就是个动嘴不动手,自己不出头不出力,却想着跟着别人享受别人努力获得的胜利果实的人。

他是一个极度虚荣,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假清高知识分子,自命清高,对革命袖手旁观,只知道窃取劳动成果。

因为没有讨到薪水,他居然就想着辞掉现在的工作,“钱也不要了,官也不要了,这样无限量卑微。”

板子始终在没有打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痛,也不知道道路是不是正确,等真正到机会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好足够的准备去迎接他。

他都穷到揭不开锅了,还幻想着官俸应该是由会计科送来,他看重面子胜过一切,不愿意向亲戚朋友借钱。

让他去找份工作,他觉得自己“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让他给上海的书铺子写我那张,他觉得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高不成低不就的。

遇到事情他除了像鸵鸟一样埋在《尝试集》里,还说:“过了节,到了初八,去买张彩票。这个不靠谱的男人把命运寄托在彩票上,这能解决问题吗?只有他自己知道。

得过且过的日子会更加难过,永远都不要活在侥幸里面,在生活中多一些努力和多一些担当,面子是当不得饭吃的,要放下面子多去赚钱,钱包鼓起来了,面子自然也就有了。

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这样,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到最大的面子。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802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