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萨特《死无葬身之地》
【叨叨叨】
周六一早,戳开野渡的公众号,这周有萨特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萨特、素人,我还挺好奇会如何呈现,恰好手头有事,正准备要分享给看剧的小伙伴却暂时搁下了。
中午的时候,收到了N的信息,关于看剧,一下子兴奋起来,作为MBTI的绿老头,我特别喜欢有意义的对话。恰好在图书馆的我马上就去检索了《死无葬身之地》这个作品,馆内无藏书,便问了另一个爱好小众书籍的小伙伴要电子书资源。
看剧前,我读完了萨特的这个剧本,算是提前做了功课。前一天,y跟我说,全素人演出,他们带着热爱,用心地完成了演绎,很有张力。我很喜欢,她恰到好处的观后感分享,没有剧透,是一种莫名的默契。
【碎碎念】
这部剧完整演下来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野火剧场的编剧和导演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建构成40分钟的作品。我带着读过原著的那种寻迹心理,试着去探寻编剧如此改编的匠心何在。那戴面具的fxs,那三块拧巴的大红布,牺牲的索比埃和弗朗索瓦置身同一场域,穿越生死的追问,以及最后三个游击队员在招供后的直接剧终……似乎都传达着独有的一些理解。
全素人的演出,但是每个演员都如此全情投入,每一个眼神都能拉出丝来,每个肢体语言都张力十足。就像演员最后说的“舞台上我们就只有自己”。用全部的自己去理解和诠释一个角色,呈现话剧本身,这大概就是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吧。
今晚,第一次感受到了小剧场的独特魅力:原来舞台不在中心,不在我们认为的这里或那里,整个小剧场就是舞台。演员在舞台上,观众也在舞台中,融入其中的感觉,非常奇妙。最初,我甚至不太敢跟满脸伤痕的演员,眼神直接对视,感觉他们离我太近了,有种随时要破防的肌理感。
社恐的我,这次大胆发言了。个人而言,的确是特别想听听编剧、导演、演员在自己沉浸式排练、呈现《死无葬身之地》这部话剧后,对于萨特在剧中所要表达的哲学有哪些新的解构。
编剧说,改编;导演说,审判;演员说,人本身。
最后,游j队员们招供了,按照原作的设定,他们依旧被枪杀了,但是编导选择了开放式的结尾,她问:难道只有被处决才是审判吗?让他们活着去面对内心的声音,周围的声音,难道不是审判吗?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审判着的当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回过头来重新思考萨特的那一句“他人即地狱”?有人是英雄,有人是懦夫,但是他们首先是人。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很多时候都会宽容很多。想起上周读的《厌女》,其中也提到类似的观点“女性不该是符号,而应该是会成长、会变化的活生生的人。”
【后记】
大学的戏剧通识课上,我很喜欢一部荒诞剧——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一片废墟中等待“戈多”,而“戈多”始终不来,甚至他们以及看剧的我们都不知道“戈多”是谁,只知道这是一场无尽的等待,看上去继续不下,却也停不下来。
那时候,同学问喜欢的原因,我始终说不出这部剧哪里好,只觉得虚无、荒诞是人生的本质,怕自己这样说,太过消极,于是只好不语。
萨特的这部《死无葬身之地》,我看了剧本,就很喜欢:在一个空间逼仄的监狱里,人性的拉扯,如此真实地暴露。
贝克特、萨特似乎都在告诉着我们,人生的无意义,人的生而孤独,但,我也认定:悲观并不是他们想要留给世人的。
于是,当我读到一位博主的解读时,就特别兴奋、喜欢,反复听了很多遍:“正是因为人生毫无意义,自我才能创造和填充,别懊悔和停留在选择错误的过去,也别沉迷于虚无缥缈的未来,眼前才是真实的一切。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表达的那样,要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要爱生活本身,不要爱生活的意义……人生确实挺扯淡,但没那么糟糕。”
正因为,人生毫无意义,我们才应该努力去创造意义。
正因为,人生并不美好,所以,美好值得期待。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