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篇串解(6)

08

孟子说:“不合乎礼的“礼”,不合乎义的“义”,大人是不做的。”张居正解读说,礼尚乎敬,但不能谄媚;礼贵乎文,但不能流于虚文;义贵乎勇,当不能逞匹夫之勇,行其所当行,不陷于江湖义气。简单一句话,为所当为,又有所不为。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闲不能以寸。”

君子必须守诚,那么,是不是必须嫉恶如仇,只求自清呢?

孟子说:“能行中道的人应该包容培养那些做不到行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应该包容培养那些没有才干的人,因此人们最希望有这样的贤能的父兄。如果自认为合乎中道的人抛弃那些不合中道的人,自认为有才的人抛弃那些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和不肖又有多少分别呢?”这是为所当为。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说:“君子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从效能的的角度讲,只有摆脱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才能有心力去干真正有意义的正事,比如执政大臣子产的帮人渡河就是不务正业。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只有不做那些过与不及的错事,才能行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有作为。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这是孟子举了一个不当为的例子。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过”的问题往往发生在那些所谓的能人、智者身上,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孟子说:“像仲尼这样的圣人从来不做过头的事。”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或许当初对情况不完全了解,或许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可能是不合时宜的,那就要勇于改正,千万不可拘泥机械,孔子说过:“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其实就是要抛弃自我那点自尊心、虚荣心,一切皆宜以道义为准绳,合乎义才是中道。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中道的本质是诚意,孟子说:“得道的大人,其实就是没有丧失婴儿时期的那颗本心。”赤子之心,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如果长大以后都还能保持这颗本心,那么所言所行,必然是合乎中道的。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中道必须持之以恒,庸就是不易,恒常。孟子说:“仅仅能够赡养父母,这还不算什么大事,这样的人也不一定能干大事,只有坚持到最后能够为父母送终,才算是干了大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赋以国家的大任。”

以上第三十四章至四十一章是讲守中道,为所当为,又有所不为,并持之以恒,这就是孟子所奉行的。

【《孟子》简读之离娄篇020】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846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