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越高持有越踏实
读完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最直观的感受是投资的门槛很高。
从投资者自身出发,基本的门槛是:要有正确合理的思考框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自知之明,这两条已经足够把多数人挡在投资的大门外。对此,格雷厄姆的建议很简单——普通人最好定投指数基金,要安于傻瓜化投资。
从选择投资对象角度,放眼市场,大多数公司都不够格。
对上市公司自身,有三条硬标准:“至少在过去20年内连续支付过股息”,“过去10年内没有负的利润”(十年内从不出现亏损),“10年每股收益至少增长三分之一”。老实说,能够做到的公司太少太少。
对证券市场给出的价格,有两条衡量标准:“股价不高于净资产价值的1.5被”,“过去三年内的平均市盈率不超过15倍”。这是总结了1871年到1972年100年的股市历史后给出的建议,毫不夸张。
有人说,按照格雷厄姆给出的门槛,在投资市场很难找到理想的投资对象。事实上,这就对了,如果轻易就能发现,那还叫投资吗?那叫“捡钱”!
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脚,总是不断降低门槛,总是不把自己的钱当一回事儿,这才有“时时都有持仓”、“月月都有交易”的荒诞现象。
事实上,要想踏踏实实地赚钱,要想安安稳稳地持有,门槛必须高。选择的标准越严苛,留下来的公司越优秀,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该干嘛干嘛,清爽自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