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毕飞宇读《项链》中学到了什么

网图侵删

昨天又看了一篇《小说课》,题为《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和反制衡》,看到最后一字,似是轻轻呼出一口重重的气息,赞叹、意外,还有满足。学生时代(好像是高中)学过《项链》,三年前在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时又读过一遍,虽已记不起其中的细节部分,但对情节还是记忆尤深。

为满足虚荣心,女主出席晚宴后将借来的钻石项链不慎丢失,由此,这对中产夫妇走上了赔付钻石项链的苦难十年。但故事最终揭露的那个讽刺十足的真相,想来的确在第一次阅读时深深击中了我。且这个感觉如今仍在。

毫不掩饰地讲,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没得选。但凡能找到其他方法,我猜孩子们可能对《哈利波特》更感兴趣。后来再读,回想一下,像是难逃装大尾巴狼成分,估计应该是觉得如此深受好评的作品必须重读!再学!

读的确是读了,但似乎好像除了对作品本身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抨击外,也没有更多主观上的思考。指天发誓,我当时合上那本书时,肯定想的是以后还有机会再读,没准还有新发现。嗯哼,这个“以后”说来就来。昨晚咣当一下砸头上了,然后贯穿进来,敲在脑细胞上,不得不说,砸得好!

书是给自己读的,那就记录下自己的这些意外收获吧。

以前觉得读名著时,大家的方法大而同,我就不白活了,毕竟白活也白活不清楚。那,毕飞宇在这篇文中有哪个部分很打动我呢?

首先,他将西方作品和东方读者的阅读喜好挂钩,进行大方向的解读。比如,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为什么深得读者喜爱?

因为它的创作思路是紧贴大众思维的。“报应”似乎一直都是让人听上去或是说出来非常解气的词语。文中举例,一位倒霉老汉的仇家遭了雷劈,他在激动中对着苍天大喊:“——报应啊!”好像这是一句咒语,喊出来后就天下太平,大快人心了。作者指出,《项链》的报应,是它剑指女性的虚荣心。别不好意思说,肯定有不少人读到这个故事时也觉得女主活该。谁让你爱慕虚荣?活该,真是活该,丢了吧?老实了吧!

这个想法对不对?其实,我也觉得不重要,毕竟花入百目各不同,就连迟子建也说,文学作品的审读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读者从中看到什么,得到什么,都是发于自己的内心,所以,不无对错。

拿到创作背景时期去看,福楼拜干得漂亮,既起到批判现实的效果,也能让人们从女主经历十年劳苦后依然笑对人生的表现中感到欣慰。

但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毕飞宇在文中重点提到了他看到的另一个角度——忠诚。对契约精神的忠诚(后边再补充)这是我认为非常独特的角度,也是月球的另一面。同时,使这个人物个性变得更为丰满和多样。

从整体上看,老毕对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评价是极高的。包括他轻轻盈盈的文字随时可以击碎人心,包括这篇文的写法,从结构、节奏、主旨方面,还包括语言的洗练有力且机敏讽刺。个顶个的都是好。

但,他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不论是他的阅读参悟,还是其他读者的,所有这些信息真的是作者在创作时就有意埋下的信息吗?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的问题。通常在遇到一篇喜欢的文章时,我都会读得很慢,其间情节文字喜欢一一反复阅读,要是再记录一下就不得了,仿佛自己的思考变成锄头似的,这儿翻翻,那儿刨刨,至于能找到些什么,或是说想找到些什么,都完全是在计划之外。所以,一方面满足自己的大汗淋漓地思考,另一方面又怀疑是否过度解读了。

然后毕飞宇这么说:

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字是大于作者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者,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

忽地想起前阵子看某处写,假如曹雪芹知道后世这么多人把他的作品翻过来调过去研究,研究到无限深刻,会不会在泉下也睡得不踏实?虽然是个笑话,但也应该是这意思。

那么,基于“我思故我在”,老毕提笔,把《项链》重写了一遍。这个重写没有它意,仅仅只是将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名换成了中国名。只持续了几分钟的创作结束后,老毕毫不意外地发现这个故事假如发生在中国,是绝无文中情节的可活性。他列举了十个理由来佐证观点(但绝不仅仅只有十个),只是为了说明这段文字的荒唐、幼稚和漏洞百出。细节不写了,总体来说,他把中国人对为官为臣之道的深谙,和中国人对朴素一词的理解和践行,以及变通精神,包括对赔偿方式、形式都做出大胆假设。我一一读过来,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假如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它要是不按这个套路来,还真让人感觉不合逻辑了。

所以,作为读者,阅读中外作品时,首先不要自我设限,要用开放的态度去阅读,去看待,甚至是换位,可能才会有更多的收获(甚至可以横向阅读,查询相关创作背景及其它)。反观自己其实也很“挑食”,尤其是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喜好度不高,可能也归咎于自我设限,并在自我搭建的茧房中享受吧。

其后,老毕用较大的篇幅重点叙述他将原作人物“归位”的重读收获——忠诚/契约精神。在这个故事里就是“有借有还”契约精神。论这点,把契约精神视为一种高级意识形态,或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和底线,可能作品展现的效果都是大不同的。在莫泊桑笔下的主人公身上,正是因为遵从契约精神,才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他用了一句话表达观点:

《项链》其实是非常文明的悲剧。不是“文明”的悲剧,是“文明的”悲剧。

这个两句话,我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余遍。确实有深意,文字的妙趣也在其中了。一个时代造就的文明,或者说是担当,换个角度看,就是一种思想的禁锢,行为的枷锁。无声无息地,就由两位主人公(女性为主)完成了一场悲剧的演绎,而我们还曾为此鼓掌叫好。

这是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的阅读感受,那么,作为创作者,从中能学到什么呢?老毕又花了一部分精力分享,他说:

什么性格的作者更适合做作家?——不好说。“手软”的和“手狠”的应该都可以,这和文学思潮有关。但他比较喜欢“心慈”“手狠”的作者,比如鲁迅。借用李敬泽的说法,写到关键时刻,“作家的手不能抖”。你“手抖”了,小说就会摇晃,小说就会失去它的稳固和力量。小说家是需要大心脏的。在虚拟世界的边沿,优秀的小说家通常不屑于做现实伦理意义上的“好人”。

在作品中,莫泊桑也是将女主十年苦力活后的变化,尤其是放大手部细节,做特写。这个人物越不堪,越难,也就起到越“狠”的效果。读者越是感受到女主吃的苦头,才越能被她的契约精神所折服。这是一回事。

这篇文字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且很多毕老师提出的观点都需要细细体会,慢慢延展开去,相信还是自己看,才更能有所收获。所以,我记录完这段文字后,也还是计划后边反复学习的。但,写到这里,我在想一个问题,也是因学习了这篇文的“小说内部对制衡与反制衡”后联想到的。

差不多刚读完一本小说。脸红心跳地读,快速翻。这书的推荐分并不高,甚至较低,众说不一。它便是渡边淳一郎的《失乐园》。小说讲述了一对出轨,且年龄差距很大的日本男女从简单的情人关系,到一步步沉沦相爱,最后双双赴死的故事。首次看渡边淳一的作品,他的文字非常大胆,且情节露骨。关于作品内容我没什么想说的,恰恰因看完老毕这篇文,结合起我本来已经放弃,最后又坚持读完的本心,也假装总结一下。

首先,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设定。日本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意识,想必在当时差不多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多数现代文明社会,也不会还有女性一旦结婚,除非被丈夫抛弃,否则法律不支持离婚的境遇吧。其次,所有人眼中的畸形恋爱,周围知情人居然都可以视若无睹,甚至男女双方的另一半还能默认、忍耐。恐怕换个地方都进行不下去。

如果只看这部作品不忍直视的部分,那简直可以分分钟把它丢到垃圾堆去了。但其中情节流转,心理发生变化的部分却写得十分自然真实。为什么故事最终走向了悲剧?其实两人从在一起之初就暗示着这个结局。在大家唾骂两位主人公失德,作者文字低俗之余,我倒是觉得他把人性和爱情、无奈结合得恰到好处,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故事一边在强调家庭生活的秩序感,一边又用婚外情打破秩序。一边强调婚姻生活平淡如水的层面,一边却用奔涌的爱潮冲击平淡。甚至,还有关于一边呈现社会、职场的有序性,另一边又将人情冷漠推到读者身边。一边是对婚姻中另一半曾经的承诺和心理挣扎,另一边则是无关乎年龄和身份的爱欲,这也是一种打破。还有,在读完毕老师对《项链》作品的解读后,我还有一个感触,那就是作者似乎在通过让两位主人公的结合(哪怕是最后的赴死),形成对他作品呈现的社会状态的一种制衡——如果无法生而幸福,那就去选择死去。他们两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印证。当然,这个观点只是站在片面的角度去思考得来的,未必对,只是受到相关启发,还是想记录下来。从这个角度看,作品的层次感还是很丰富的。

那么,今天就记录这么多吧。继续学,继续体会,继续小小的进步。

明天,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951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