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怎么这么会写?!书中那么多的隐喻!
王安忆说:“苏童的小说里面总是有道具。”我之前是没有看过苏童的作品的,对王安忆的这句话更是无从谈起。可是看了苏童获茅奖的《黄雀记》,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作者太会写了。
小说围绕一起“冤案”,以三个少年的视角,分为三部“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讲述了发生在香椿树街的人生悲剧。少年保润用绳索将仙女捆在水塔中,间接导致了柳生对仙女的q暴,柳生一家靠钱财打通关系并买通仙女一家,保润成为替罪羔羊而入狱。十年之后,错综复杂的命运纠葛在这三个少年之间再次轮回。小说中俯拾皆是的隐喻,串联着整部小说的脉络走向和宿命基调,在层层隐喻下,人物的命运在“罪与罚”的领域里辗转与轮回。
✔️ 绳索——捆绑和束缚
绳索的出现首先是保润为了捆住疯癫的祖父,捆住了祖父的自由;后来保润用铁链捆住了仙女,导致她的命运悲剧;结尾保润要用绳索捆绑柳生的新娘,在混乱中杀死柳生。人物因绳索而捆绑,因绳索而束缚,“剪不断,理还乱”的绳索牵绊人的命运。
命运的“绳索”捆住了保润的身体,让他失去了人身自由,保润从温柔敦厚时而犯傻的少年变成了替罪羔;道德的“绳索”捆住了柳生的精神,让他变得谦卑世故,夹着尾巴做人来赎罪;轮回的“绳索”捆住了仙女,让她十年后再次回到香椿树街,面对当年的苦痛回忆。他们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有一根如影随形的“绳索”,给予他们的肉体或是精神深深的捆绑和束缚。
✔️水塔——堕落与救赎
水塔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一直矗立在那里, 它本身没有人性荣辱,不因繁荣而喜,也不因衰败而伤,它沉默不语可是见证了整个故事。水塔见证了罪恶的开端, 也见证了罪恶的收束,它的形象设定极富深意。 小说中水塔有四个变身:废墟、欲望宣泄地、香火庙、避难所。它冷眼看待世事变迁、灵魂堕落、救赎渐行渐远。水塔的形象伴随人物关系而变化,整部小说以它为始又以它为终,这种轮回与人物命运的宿命感同步。
✔️失魂——迷失与变迁
祖父的失魂象征着不可磨灭但又被无情淹没的历史与传统; 保润的失魂诠释了青春期少年x欲觉醒后的迷失; 柳生的失魂代表着陷入人性困境中的宿命与偶然带来的悲剧; 仙女的失魂则浮现了复杂的经济社会里个体被金钱奴役的现象。
当然,书中的兔笼、手电筒、耻婴(怒婴)等都有隐喻,这里不一而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