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严重缺陷
作者 | 艾泊宇
李想最近的举动让人瞠目结舌。刚刚裁了人不到一个月,他又把人请回来了。这种出尔反尔的操作,背后暴露了互联网思维的巨大缺陷。
▍互联网思维背后的陷阱
你可能会好奇,这怎么能和互联网思维扯上关系呢?看看理想汽车最新发布的纯电MPV MEGA吧。
这款新车一发布,市场反应不佳,销售预期大幅下滑。于是李想立刻决定推迟整个纯电产品线的发布。这一决策之后,项目陷入困境,他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但仅仅过了几周,他又意识到人员不足,项目无法推进,于是又将被裁员工重新召回。
有人可能会说,这完全是把员工当工具,无情冷血。
然而李想的逻辑是,如果错了就必须立刻调整、迅速修正。在他看来,这时候谈感情太伤钱,甚至可能危及整个事业版图。这种逻辑听起来冷酷,但在互联网领域,快速反应和调整确实是生存之道。
然而,我们需要哲学性地拷问一下,知错立即就改真的好吗?
这是互联网飞速发展期间总结出的金科玉律,即快速迭代。我曾经也奉为真理。然而,当我辅导的实体企业越来越多时,我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试想一下,如果按照这种思维,王传福就不可能从2007年起坚守磷酸铁锂电池和插电混动技术。如果没有这种坚定的坚持,比亚迪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没有绝对的真理,即便是牛顿定律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而互联网的迭代周期短暂,可能一天一个小时就会有新的变化,任何一次修改几乎可以不计成本。然而,造车不同,研发周期至少要五年。像小米这样三年就造出车来,我也不确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传统行业更需要的是战略定力
传统行业不能简单追求快速调整,有些东西是不能随意改变的,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如果不保持,你可能连方向都找不着。跟随市场快速变化,迎合用户喜怒无常的口味,最后可能会迷失自我。
企业的核心价值和长期战略是需要坚持的,而不是随风摆动。
李想的优点是复盘思考、快速调整,但这其中有一个巨大陷阱:他的思考和逻辑是在有限的信息输入下完成的,逻辑自洽在某一刻是合理的。但当新的信息输入时,他发现又不对了,于是迅速调整、推翻重来。这种频繁的调整可能导致战略混乱,企业失去方向。
那么,什么是不变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部视角和工具来帮助趋近正确。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些时候,对与错并没有绝对界限。长期坚持下来,有了结果,那就是对的。
▍真正的理想主义
我们不能简单迷信互联网思维,需要保持心中的定力,否则难啃的骨头、难做的技术就没人做了。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不惧困难和批评,坚持走下去。
李想并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而是现实主义者,做现实需要的事情,雷军也是现实主义者。
相反,王传福、李斌、余承东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有着心中的使命和坚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