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锦田绣错中的天回镇

旧时从成都北门出发,过驷马桥,上川北大道,向东北,过广元,入陕西,最终可到达皇帝所在的京城。官员士子来往北京与四川,多半走的都是这条路。出城后的第一个镇市便是天回镇了:

志书上,说它得名的由来,远在中唐。因为唐玄宗避安禄山之乱,由长安来南京,——成都在唐时号称南京,以其在长安之南也。——刚到这里,便“天旋地转回龙驭”了。皇帝在昔自以为是天之子,天子由此回銮,所以得了这个带点历史臭味的名字。

李劼人笔下,天回镇是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镇市,像岩石一样,伏着一堆灰黑色的瓦屋,紧紧接着,没空隙。天回镇是川西平原上星罗棋布的众多场镇之一,这些场镇或者位于南来北往的要道上,或者邻近大大小小的水码头,是平原上交通的节点,更是物资的贸易集散之地,是农业社会里小商品经济的一个个据点。说农业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家庭都完全不参与交换。

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一样有社会分工,而“锦田绣错的广野中”的场镇正是农业社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饮食业中的调味品、酿造品)频繁交易的场所,因此,这些场镇也是近代川菜菜系形成的重要一环:

米市在火神庙内,……天色平明,你就看得见满担满担的米,从糙得到精的,由两头场口源源而来,将火神庙戏台下同空坝内塞满,留着窄窄的路径,让买米的与米经纪来往。……家禽市,杂粮市,都在关帝庙中,生意也不小。鸡顶多,鸭次之,鹅则间或有几只,家兔也与鹅一样,有用篮子装着的,大多数都是用稻草索子将家禽的翅膀脚爪扎住,一列一列的摆在地上。小麦、大麦、玉麦、豌豆、黄豆、胡豆,以及各种豆的箩筐,则摆得同八阵图一样。

川西平原上像天回镇这样的场镇很多,他们将“天府之国”的出产收集起来,不但供应四里八乡,更运往“成都省”等地。笔者虽未查到1900年前后天回镇的统计数据,但李劼人 “大河三部曲”中常提及的新繁,每年外销大米4万石,菜油146万斤以上,麦面60万斤,生猪27000头,鸡鸭5万只以上(杜受祜 张学君:《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窥一斑而见全豹,省城周边众多场镇的富庶可想而知,丰富的物产是成都近代川菜之源,更是川菜菜系得以形成的物资基础。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033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