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萨提亚深层沟通力》之心灵如诗的男孩

我坐下来介绍自己,并且问男孩名字,男孩的脸皱起来,像揉掉的卫生纸,整张脸挂着苦恼的表情。

停顿了好一会儿,母亲见孩子不说话,几度想介入,但是都因我的示意打住了。

→等待与停顿,能让孩子感到尊重,也感到安全。

没等到他说名字,我先将见面的原因道出:“母亲说你要见我呀,有吗?”

→陈述客观事实,能让问题得到核对,并以此来与男孩取得联结。

男孩生气地别过头说:“哪有……”

母亲又急着介入解释:“有啊,你说……”

我打断了母亲,不让争执扩大,说:“让我来吧。”

→若是作者跟母子谈话,正好可以见到在家里面母子互动的样貌。但是在这里,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作者就打断了母亲。

男孩生起了闷气,将脸别到一边去。

我停顿了一会儿,说:“看来是你母亲说的,你并没有答应她,是吗?”

男孩也停了一会儿说:“她每次都这样。”

我再次确认了他的话:“母亲每次都这样吗?”

“对呀……”

→重复孩子的语言,能让他感到被共情(被听到、被重视),继续陈述,并且让他的情绪得到流动。

男孩开始抱怨母亲,谈两人的日常争执。
……

→倾听与回应事实

“我的心里是黑的,一片黑色。”

→进入渴望

“原本是什么颜色?”

→探索全貌,聚焦内在发生的变化,帮助男孩觉察自己;而不是去尝试在此处理解,陷入想要搞懂的状态。

男孩停了一下,说:“干净的蓝色,很干净的那种。”

“怎么变黑了呢?”

男孩皱起眉头,说:“我不知道,我努力地回想,想要找回什么。有一些好的东西,可是跑到哪里,我记不起来了……”

“你怎么找呢?”

→作者说此处他有很多好奇,不同的好奇发问会把咨询导向不同的方向。“你怎么找呢?”这条脉络导向的是冰山中浮出水面的行为,正好与母亲认为的问题行为——睡觉相连接。而且男孩在陈述内在的心境时用的是诗一般的语言,没有多少人会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看他外在的应对方式来理解他的内在。

男孩沉静地说:“睡觉吧!我想好好地静一静。”

“所以你不去上学,在家睡觉,就是在寻找吗?”

→核对信息,表达理解。

男孩在这儿红了眼眶,边点头边落泪了。

→男孩不去上学这件事被咨询师理解和接纳了,可能也被他自己接纳了,于是激动地落了泪。

“结果呢?有找到吗?或者,有比较静吗?”

→运用好奇,不建议、不评判。

男孩哭出声音,肩膀抖动着,脸埋在手掌中。
静静地等待,只是安静地陪伴。

→安静地陪伴,让他与自己的内在保持联结。

“你发生了什么,我可以知道吗?”

→引导男孩进行冰山的探索。

男孩并未说话,我这一次还是耐心地等他。

→男孩不说话可能是内在探索还没完成,需继续等待,尊重和接纳他的节奏步伐。

然后他说了一句饶有诗意的话:“我又感觉到了……很干净的蓝色……”

→内在发出了变化。

我听了之后点点头,表示我知道他的感觉了。

→男孩的表达很有诗意,一般咨询师可能都不会懂,没关系,接纳尊重就好。

静默了几分钟,男孩很抽象地说:“刚刚这样说话,我好像又能取出来,那种心中的好东西。”

“怎么取用的,你知道吗?”

→纵向好奇探索:接下来怎么取,不去探究那到底是什么,那是孩子的能量源泉,它出现了就好。作者的表述是:我试着在他的行动,以及他的正向处,为他找到觉知,从而让他去连接自己的渴望。

男孩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我进一步地想落实,问:“在你需要的时候,你可以知道怎么取用吗?”

→落实男孩的确联结到了内在渴望,并确认他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这其中也有引导的意味。

男孩笑了,笑得有点神秘,又有点深刻,他点点头说:“我现在知道了。”

→会心一笑:被理解,被接纳了;同时,男孩可能也理解和接纳了自己。

男孩在离开的时候,向我要了一个拥抱。他的母亲很诧异,男孩很少跟人触碰,竟然主动要求拥抱。

→内心感受被人理解和接纳了。这是一个感激的拥抱,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拥抱。

我要离去之前,母亲焦虑地问我:“老师,你还没谈生活作息,还有他不上学的事。”

→萨提亚女士说:“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我转头看着男孩,男孩此刻面对母亲,不再是不耐烦,反而是双手一摊,对我笑着摇摇头。


我能感觉那种自由,仿佛在男孩身上流动。也许,这就是男孩说的蓝色。
……


谈完话的一星期之后,母亲话发来短信,说男孩第二天就去上学了。但是母亲说她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去上学。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积极地倾听,听他说心里的话,那应该是排黑的过程,黑色排完了蓝色就出现了吧。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23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