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第十八⑧-1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

微子第十八⑧-1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逸民:伯夷、叔齐。逸民我们看这个“逸”字,逸:是指隐者、隐士,但是“逸”和“隐者”还有不同的地方。隐者是包含了不问世事,用儒家的观点来看是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在其中的。而逸民的“逸”,同是隐者,但是虽然隐居却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就是努力地想要去做事情的人,并且是有道之士,称之为逸民。

逸民当中接下来举例了几个人,我们看看都有谁?伯夷、叔齐,我们在之前的课程当中有讲过,这里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三,伯夷是老大,当时孤竹君临终之时,想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叔齐,也就是传给老三,但是老三不同意,他想遵循的是兄长,遵循的是天伦,所以想让自己的大哥去做这个位置。

但是伯夷也不想做国君的位置,因为他想遵从父亲的遗愿,想让叔齐坐这个位置。后来伯夷和叔齐都没有坐国君的位置,选择共同离开这个地方,后来想去周文王那里去考察,那个时候还是商朝的末期,还没有建立周朝,所以想去文王姬昌那里。后来遇到了武王伐纣,伯夷和叔齐叩马劝谏。就是拦住了伐纣的队伍去劝谏武王,不要去攻打商朝,因为这事不合礼制的,毕竟是以臣伐君,所以是不同意的。但是武王并没有听其劝阻,继续伐商,结果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伯夷和叔齐两个人耻食周粟,他以吃周朝的米为耻,采薇而食就是吃一些野果子,最后饿死首阳山。这是伯夷和叔齐,他们是想要积极地做事情的,想要去为政的,但是违背礼制的事情绝不同意,所以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志向。

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虞仲、夷逸、朱张、这几位历史上并无具体的考证,没有留下什么事迹,我们也就不去具体的讲解。柳下惠、少连,柳下惠我们之前学习过,直道而行,数次被罢免,但是依然坚持自己心中的志向,不改其志。少连,历史上记载的很少,但是孔夫子有对少连的赞叹,赞叹少连善居丧,善于居丧。指的是在守大丧也就是三年之丧。少连在守三年之丧之时,可以做到什么样子呢?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伤,三年忧。我们翻译过来看,就是在守丧期间三日水不入口,连水都不喝,自然也是不吃食物的。三月不解,这里指的是百日,还是很悲伤的样子,一想起父母亲的离世还是伤心至哭的;期悲伤,期是指的一年,一年还是很悲伤的状态;三年忧,已经到了第三年,还是很忧虑很忧愁的样子。以此我们可以看到,少连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我们介绍了论语当中所讲的逸民这七位,讲完了这七位以后,我们看看孔夫子自己的主张,志向和选择。首先孔夫子,把这七位分成了三类人,我们先看第一类,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体,大概只有伯夷和叔齐吧。

我们先看志,什么叫志呢?不改其愿,称之为志,心之所愿,称之为志。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志向到底要做什么,而从不会为了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也不会辱没自己,这称之为不降志,不辱身,说能做到这样的大概只有伯夷和叔齐吧。我们看看伯夷和叔齐的选择,两个人都没有去做孤竹国的国君,就是因为不想降自己心中的志愿。叔齐的志愿是什么呢?以兄长为尊,国君的位置当然要兄长来做,可是伯夷则不相同,他要遵的是父愿,这是心中的想法心中的志向,我是不可能坐在这个位置的,因为这是父亲的遗愿,我怎么可能改变自己的志向呢。所以两个人都不肯改变自己的志向,最后选择了共同离开这是第一点。

那我们再看第二点两个人劝阻武王不要去伐纣,即使商纣王已经荒淫无道,可是以臣弑君毕竟是不合礼,不合于德的。所以这个时候,是不想让武王去伐纣的,但是并没有能力去阻止武王伐纣,那么当武王想要起用伯夷和叔齐,帮助武王治理周朝,两个人选择放弃。不光放弃还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不能实现我心中的理想和志愿,我宁可不吃周朝的米,自己去吃山上的野果,最后选择饿死首阳山。

这就是两个人心中的志,这个志向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无论是面对是否做君主,还是劝阻武王,还是去否到武王那里为政,包括周粟都不食,这就是两个人的志向,所以并不会降低和改变自己的志向。不辱其身,志向不改,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身体受辱,所以能做到这个样子实在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难以企及的高度。这里孔夫子把二位列为第一类人,是不会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会辱没自己身体的人。

我们从这里可以延伸,看看生活当中的我们是不是这个样子的。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的志向,要有自己心之所愿,我清晰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我到底要追求什么事情,而不会因为外界一切事情的发生降低自己的志向,也不会让自己的身心受辱。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修身的人,立志去明德和亲民,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降低自己的志向。比如说孔夫子推行大道推行周礼,遇到艰难困苦包括自己生命的困厄,从来没有降低自己的志向。即使子贡和子路在跟孔夫子交谈的过程当中,会有所表示,是不是我们的道太高了,别人达不到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推行我们的道。而孔夫子和颜回坚持自己的道,既然是正确的怎么能改变呢,这就叫不降其志,是不可能降低自己的志向去迎合的。

那生活当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坚定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事情的出现可以阻碍或者降低我们的志向,我们不会去迎合任何人,只会让自己的志向变得更加坚定。也不会让自己的身体受辱,而去迎合他人。在生活当中,要懂得不降志不辱身,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是一个忠义之士,保持自己心中的正道,从不迎合和改变。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268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