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不开心很重要

如今孩子们上兴趣班学这学那是不是他们自己真有兴趣,还真不好说。

不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替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兴趣”,好像是被许多事实证明过的了。

被有“兴趣”,与真有兴趣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没研究过心理学的人,还真不敢妄加评论。

不过,我小时候之所以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有兴趣,百分一万是因为好玩儿。

比如,书法。

之前,总说自己练过几天书法,是真的,不是吹牛,更不是假装疯魔地附庸风雅。

不过,没练出来,也是真的。

那个时候,没有“输赢在起跑线上”那么一说。

写好写坏不重要,开心不开心很重要。

实话实说,七八十年代,真正练书法的孩子,不是太多,而是很少。

一是家庭条件有限,几乎所有家长,都拿不出多余的钱,去支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写个书法,用到的笔墨纸砚,样样离不开钱。

几分、几角、甚至于几块钱,于今天人的心里,也许不叫个钱。可在七八十年代,那可真是一笔大钱。

一根毛笔几分钱,一块松墨也不过是一两毛钱,一张四尺宣纸也只有几分钱。

尽管如此,能为孩子拿出这笔闲钱(那个年代,除了保证一大家子人的吃和穿,这种基本生存所需的支出之外,全叫闲钱)的家庭也是凤毛麟角。

可想而知,支撑孩子学习书法的费用,虽并不昂贵,但对于靠口逻肚攒,还是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来说,这项支出,说它奢侈,也并不过份。

二来是社会上也没有今天这么多又是硬笔,又是软笔的书法兴趣班。

指导孩子们习练书法的老师,那个年代,也是稀缺资源。

哪有如今这种条件,随便在自家附近转悠一圈,就可以在自己家的小区里,找到一两个教书法的老师。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还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老师,为孩子提供一对一、手把手式的教学指导。

说了半天,还得继续接上我当初学习书法的话茬儿。

一个连书包,还没背热呼的小屁孩儿,如果说他对那一砣一砣黢黑黢黑的大字,有什么特别的向往,纯粹是扯。

不过,他对那些书页的一角泛着深黄,很有年代感的欧柳颜赵的字帖很好奇,却是真的。

无意间,发现邻居家那位已经有了自己儿子的大哥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四本这种泛黄的老字帖的时候,是七十年代初。

当初,只是觉得这些字帖,与书店的橱柜里,摆放着的那些字帖,无论从外观的装帧还是到里面的设计,都大不一样。

并不知道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等究竟是何许人也。

只是对新华书店里,根本见不到的《九成宫》、《多宝塔》和《玄塔塔》产生的了浓浓的兴趣。

邻居大哥好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二话不说,一古脑儿把三本字帖全都借给了我。

当时,送给我的那句极其重要的话:“先看后练”,很多年之后,吧唧吧唧嘴,才醒过腔来。

可是当初,那股盲目透顶的心气儿,根本就按捺不住。恨不得一天就把那三本字帖全练个遍儿。

今儿个写几篇儿《九成宫》,明儿个再写几篇儿《多宝塔》,过三天两天再整几篇儿《多宝塔》。

就这样,生生在我十几岁的年纪,就把书法给练杂了,也练砸了。

这也是我虽说习练书法的年头儿,并不算短,但始终没能写出来的根本原因。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30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