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如此君臣,千古佳话
上回说到,刘备之所以能成事跟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力出众、还有坚韧的品质分不开。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刘备和诸葛亮的历史级别的相遇为三国的故事翻开了不一样的篇章。
这个历史级别的汇面和《隆中对》之前月光都说过。刘备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不负众望,也为刘备规划了以后的蓝图。
取荆州、收益州、进而图天下。
刘备得孔明,自己说如鱼之有水也。对诸葛亮也是日益看重,这种看重连自己的二位兄弟都有点不太理解,刘备却依旧如此。
即便是汉中封王,然后称帝时,跟诸葛亮有些意见冲突,但对于诸葛亮刘备还是有足够的信任的,也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为蜀国造福。
在托孤的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相当于是把蜀国和自己的儿子完全托福给了诸葛亮,李严那只是顺带的罢了。
如此君臣,古来少有,未来难觅啊。
究其原因,一个是诸葛亮真的有真才实学,能帮助刘备出谋划策,政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一个是隆中对的策略,前半部分刘备真的实现了,也确实在巅峰时有了能够进取中原的实力,这就说明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可以切实实现的。
汉中之战后,刘备走向了自己事业的巅峰,眼看着就在未来有机会收复中原了,直达许昌了,可惜关羽这时候作了幺蛾子了,荆州丢了。
荆州、益州2个核心,少了一个,再加上夷陵之战刘备又把自己之前的家底给败了不少,此时的蜀汉诚可谓多事之秋啊。
好巧不巧这时候刘备又没了,一切的压力都到了托孤的诸葛亮身上了。这算是把诸葛亮绑在了蜀汉的战车上了,当然诸葛亮自己确实也没想过要下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就成了诸葛亮后半生的写照了。
说实话,刘备留的这摊子真不小啊。诸葛亮得对刘备有多大的忠心才让他接下了这总览蜀国大权的事情啊。
这就得说到刘备之于诸葛亮是什么。
其实诸葛亮的辅佐对象,完全可以不是刘备,比如孙权,他哥哥在呢,比如曹操,实力强大兵锋正盛呢,再比如刘表,至少有诸葛亮在可以让荆州多留住一会吧。
可诸葛亮都没选,单单选择了刘备。
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位理想一致,梦想一样,都是想要中兴汉室的。说白了诸葛亮就是个理想主义者,而巧了刘备也是。
更何况刘备也是真的缺少这么一位俯瞰天下,运筹帷幄的军师,供需平衡,这种事自然一拍即合。
诸葛亮甚至在早些时候还在说,天下暂时没有我可以效力的人,我要自己创造一个主公。
我猜说这话的时候,诸葛亮可能已经选好了刘备,只是那时候的自己年纪尚轻,且刘备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还需要观望。
就像是你选择部下,而部下也同样选择主公一样,双向奔赴才是最好的。而三顾茅庐+隆中对,就是这个双向奔赴的成果。
从此刻起刘备跟诸葛亮的关系就变成了亦师亦友,两人一起让三国真的开始有三国了。
不过我想诸葛亮刚刚下山的时候,并不会想到自己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隆中对的策略,也不会想到自己后来会那么苦。
而自己创造的这位主公刘备,随着实力的壮大,攫取权力的欲望也就越大,再加上关羽的死,荆州的丢失,让刘备一度陷入了不理智的情况。
举兵伐吴,吃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个败仗,也是最后一场仗。
虽然永安托孤留下了千古的君臣佳话,但我想诸葛亮肯定没想到刘备会在这个时候没了,就留下自己和危机重重的蜀汉。
确实未来的孔明对得起托孤的重任,也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北伐的路上。
对自己选的主公,诸葛亮有交代,对大汉自己也算是竭尽全力,唯有对我们这些读者交代不够,毕竟我想看诸葛亮北伐成功,在延续大汉江山呢。
那么诸葛亮这一生到底做了那些事情呢?
他自己又是个什么人呢?
为什么后世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呢?
我们明天再聊。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