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高效能会议

          以前没有现在这样能够深刻体会到磁场的能量和作用,忙碌到起飞的节奏,真的让自己抓狂,但是今天的工作效率让自己重回到那些年,连续的三个方案,两个会议,两场解读,五个考场核验,真的让自己感觉脑袋晕晕的,幸好在完成这些事情后,遇良人,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舒缓一天的疲累和无助,将自己想要抱怨的情绪硬塞回到肚子里,开启自我消化、自我疗愈和自我警醒的模式,开始让自己学会“寡言少语”似的享受孤独,还原自己憧憬着的心灵世界。

        三五好友的聚会,彼此放下了诸多的牵绊,于是在交谈中,会聊到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找到大家想要探讨的问题,开启思维碰撞方式,打开各自的视界。其中我们都会谈到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议”效能。有时候我们在听会过程中,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也会有“不经意间叫醒了瞌睡虫”的尴尬时刻,还会有不自觉地开小差的冲动……经常会听身边人说,也许自己在台上讲不出道道,但是作为听众还是能够听得出一二三的优良中差。其实大家的感受基本一样,都能够在其中读出自己想要的,也能在各自的需求基础上,择其要点听我想听,为我所用。

          回想起每月一次的例会,我都做到了有准备、定主题、守纪律、遵诚信,爱复盘。曾经有位同事和我说,不要写文稿,不能照稿念,不能不脱稿。刚开始,觉得这些要求不符合我的心理期望值,而我在这件事情上,典型的嘴上不服心里服。于是默默地开启刻意练习。先确定每次例会的主题“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在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让理论和实践在“积极心理”的串联下成为一个整体,认知在前,行动在后。所以日常积累中的课件元素,成为了我串线的重要素养。不写文稿,面对PPT讲述自己的主题故事,让自己的主见和思想,在图文并茂中缓缓流淌在静默无声的会议现场,偶尔的现场互动,体验感强,让每位老师减少开小差的几率。守时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而我会议的结束基本都能够在核定时间内完成,于是这些练习,提高我的会议效能,故事的深度阐释,其实就是我把控会议节奏控制时长的利刃,因为熟能生巧,让我明晰了少而精比泛泛而谈更能够让人接受。在自己现场录制的语音里,找自己的“茬”,去掉不该用的口标,口语的表达要精准、精炼和精彩,不能拖泥带水,会影响整个表达的品质等等,这些就是语音复盘带来的红利。然而当这些技能在一次次的反复试炼中,我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开始搜索主题会议中的“线索”,学会条分缕析地“规整”,再让自己记录在案,成为自己的原创。

        经常被大BOSS问及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了能够顺势顺时地应答如流,“眼”“手”“脑”附上镜头,成为了我写实日常工作的推手。于是我的主题会议的图文并茂源于生活中的日积月累,观点的表述源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或感知,不管是单独成面,还是串珠成链,我都可以自圆其说,因此务实笃行是我典型的工作标签。面对近百人的会场,过多强调细节,其实是等于谋财害命,毕竟工作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专注力、意志力和共情力大相径庭,大家难以记住细节,只能在熟悉的大框架下,往“框架”下的容器里囤放自己的原材料,为他人搭建可以拿来即用的桥梁,不也是让会议效能化了么?管好自己的情绪,是会议有效能感的重要参照指标,因为谁都不愿意聆听类似作者笔下“祥林嫂”似的主讲嘉宾的“怨区”,情绪太泛滥,很容易让人感受无所适从,而且还会带偏会议节奏,处理不当,还极有可能偏离主题。

        大家最关心会议效能的地方莫过于关注会议的顺序和内容。一般是先总结前段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措施,若是有自己定夺不了或需要求助的提案,可以开诚布公地讲述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集体智慧的打磨下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诚然,会议肯定少不了下个阶段的展望,既是与时俱进的展望,又是建构自己工作思路的桥梁,因为下一站的路程是链接过去和未来的最佳通道,我们要在这条路上持续创新行进,才能有新的思想、主见和主张,吸引更多的人成为聆听者,让自己的表达更具有个人印记的魅力,时时刻刻都有创新动能赋能自己的成长。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39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