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第十七章分享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我的理解】孔子说求学得像一直达不到尽头,就算这样,还得时时恐惧把已经学到的丢失了。这描述的是一种求学的态度,后人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是此理。世事总在变化、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应对新的形势,保持个人的先进和社会的发展,否则必然带来一系列危机。也有人调侃有些教育是“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不是说昨天的知识在今天就不适用了,而是要有“如不及”的态度,才能“日日新”。

言语意旨】孔子提出求学应持有学无止境、犹恐失之的态度,这样才是真学。

知行合一】学问习上身,还有失的时候么?有的,那就是知而不行的时候。最近几天陪同学生中考,了解到有些考题,我看了也不会解答了,遥想当年还都可以解决。真实地说明了知而不行,学则必失,仅有记忆是不可靠的。

王阳明又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字,已自有行在了,否则便不是真知。从这个角度说,能失掉的学问,便是没有落实于行动的学问,不是真学问。

要做到求真学,真求学,就要抱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将其运用于实践的自觉。说到动机,就有为公为私之分,古人注释说为身心性命而学的如不及恐失之与为富贵利达而学的患得患失,同行而不同情。

这一关节,学者不可不察,宜时时自省为何而学。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459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