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与“有”、“无”的关系
一位朋友来办公室,目的是聊他正在做的项目,并带了两盒茶叶做见面礼。聊的过程中,就聊到了一个“欲”字,问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与《道德经》里的“欲”有什么不同。
孔子的“随心所欲”是发自自然天性的“欲”,简单说就是“别控制”或者叫“不需控制”,有需求、有欲望就去做,毕竟70岁了,怎么做都不会违背道德,都在常理的范围(当然,现在的老人碰瓷的,霸座的·,慢悠悠拄着拐棍闯红灯愣是别停几排车的不在此列)。比如,老爷子想唱歌了,一定不会在公众场合突发这种需求,这是多年的素质使然,年轻时候,可能想唱就唱,不顾及别人,过了70岁,自然而然地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做什么事,非分的、不合理的欲望或者需求根本不会不合时宜地出现,这才叫真正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那么,《道德经》里的“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欲”怎么解释呢?首先,这里的断句,应该是常无和常有,“欲”字在逗号后面,这很关键。老子在描述宇宙规律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称谓,于是“强为之名”,用了“道”这个字。所以,这个“欲”就有点勉强自己的意思,因为探索宇宙奥秘、追求道德境界不是每个人的自然天性,与吃饭、睡觉、求偶等等不同,是高层次的需求,这里更有“勉为其难”的意思,要努力去发现“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关于“有”和“无”,还用这句话来理解:常有,表明我们要讲这个“道”,就要用语言、文字等等地表述出来,就是建立了框架结构或者理论体现,就是这个“徼”,是能够隐约触碰到或者观察到的。但要真正体会“道”,我们一定要摒弃一切干扰、排空一切去冥想,所以就是想以这个“常无”来体会“道”的“妙”,这是无形的,所以老子又说“为道日损”,其实就是要将欲望一点点降低,达到无欲无求,这才是修道。
既然讨论“有”和“无”,都知道无中生有,有无相生,再举个《道德经》中的例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就是我们把土制作成陶罐,真正利用的是陶罐的中空部分,用来储存水或粮食等等,我们盖房子开了门和窗,真正利用的其实是房子框架里的空间。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轮廓是为我们提供“便利”的,比如陶罐外形、房屋外形,以及“徼”,而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无形的陶罐中空,房间中空,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
总之,交流非常愉快,个人观点也仅供他参考。临别,送了他一盒月饼,算“礼尚往来”。
其实,月饼也好、茶叶也好,都是“相”,是“徼”,是“利”,真正的核心还是“用”。既然“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那么,我们现在常说的“利用”一词是否与此也有关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