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杨万里诗里的玻璃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代诗人杨万里《稚子弄冰》这首诗里的玻璃,到底是什么物件?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仔细阅读了《玻璃是外面传进来的吗?中国在古代就有玻璃了》,这是一篇刊发在“人民网· 科普中国”上的科普文章,作者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彭繁。现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早在战国时期,铅钡硅酸盐玻璃(PbO-BaO-SiO2)就已经在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地域发展起来。这种玻璃,以氧化铅、氧化钡为主要助熔剂,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方铅矿、重晶石、硝石,等等,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中国古代最为独特的玻璃系统。

当时的工匠借鉴青铜器制作工艺,采用压铸成型等方法,制作出各种玻璃器物。由于使用了氧化钡作助熔剂,玻璃呈乳白色,色泽跟玉器颇为相似,所以很大程度上成了玉器的替代品。

西汉时期,铅钡硅酸盐玻璃生产继续发展,器形也发生了变化:玻璃盘、玻璃衣片等生活日用品和大型实用工艺品开始出现。

东汉以后,用铅钡硅酸盐玻璃仿玉之风不再盛行,玻璃的化学成分也随之变化,新式的高铅硅酸盐玻璃,因为不再使用氧化钡作助熔剂,其透明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当然更受欢迎,逐渐成为中国自制玻璃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罗马玻璃和萨珊王朝制造的玻璃器皿大量涌入,随之也传来玻璃吹制技术。到了隋唐时期,玻璃制作工艺进一步传播发展,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碗盘等日用器皿数量增多,同时受佛教影响,玻璃舍利瓶也大量出现。

在制作高铅硅酸盐玻璃过程中,氧化铅这种助熔剂对熔炼用的容器坩埚腐蚀性很大,所以后来助熔剂逐渐用氧化钾取代部分氧化铅,这样制作出来的钾铅硅酸盐玻璃。在唐代中后期直至宋代都较为流行。

宋代文化艺术高度发达,本土制作的玻璃器形更加丰富,一些仿动植物形态的玻璃,如玻璃鹅、玻璃葡萄串等,开始出现,而且还有鼎形器、蛋形器、玻璃钗、玻璃簪,等等。

由此看来,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稚子弄冰》这首诗里写的玻璃,就是现代汉语里的玻璃,即英语里的glass,把这首诗译成白话文的时候,诗中的“玻璃”是不用翻译的。

虽然中国古代早期的玻璃因呈乳白色,曾是玉器的替代品,但后来制作工艺改良后,玻璃的透明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所以,像“古诗文网”APP等很多网上资料那样,把杨万里的“玻璃”翻译成“玉石”,反倒是错误的。再说了,玉石可不是那么容易敲破摔碎的,说儿童提在手上的冰块摔碎了,听上去像玉石摔碎的声音,似乎也不恰当。

我试着改正的翻译如下:

儿童清早起来,将昨夜冻在铜盆里的冰块剜出,用彩线穿起,提在手上当钲来敲,敲出玉磬一样穿林而过的响声,儿童一得意,把冰钲给敲破了,掉落地上,发出玻璃摔碎般的声音。

来源:人民网· 科普中国《玻璃是外面传进来的吗?中国在古代就有玻璃了》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2/0819/c404214-3250655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49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