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刺 客列传》|看五位英雄 ②
文/阿斌 【原创不易,禁止转载】
在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柯这五个故事中,司马迁完全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而写的。
对于这五位刺 客的描写,司马迁有详写,有略写,倾注的笔墨各有不同。
在整篇《刺客列传》中,全篇有五千多字,写荆轲占到了三千多字,可见司马迁对荆轲的喜爱。
在司马迁看来,这五个人中,曹沫和荆轲二人意义为大,他们是为了国家夺回土地而进行行刺的,代表了国家利益。专诸、豫让和聂政三人都是出于个人的报恩,为友复仇。但也有急人所难、见义勇为、反抗暴政的意义。当一个国家面临山穷水尽的危难之时,一些不甘为虏的勇士,敢于冒死行刺,进行最后的抗争,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或是他们无法挽救危局,然而这种牺牲精神仍然是可歌可泣的。
当然,我们从今天的角度去看,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历史的进步,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其它被呑并的六国就不该反抗,甘愿投降,这是狭隘的。作为当时六国的百姓,他们有权利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有权利起来抗争。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更喜爱豫让、聂政和荆轲。
司马迁为什么喜爱豫让?
一是因为豫让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这是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二是豫让的“义不为二心”,当豫让第一次行刺赵襄子未果,被放后,他本可以委身侍奉赵襄子,不必自残,但他衷心不二,表现出豫让对知遇之恩的报答和忠诚。豫让第二次在桥上遇到赵襄子时的对话,更说明了他的大义。连赵襄子都赞叹他,智伯没有后代,却有个大忠大义之人。以至于在豫让死后,赵国的志士都为他而泣泪。他的这种为知己者献身的精神令人钦佩。
司马迁写聂政,将其的孝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是严仲子得知聂政勇敢之士后,上门拜访,并施以重金,却被聂政谢绝。聂政要等侍奉母亲百年之后,才肯帮助严仲子。
二是聂政在刺杀韩相侠累后,被十几人围困不得脱身,他最后自破面皮,挖出双眼,又剖开肚皮,用这种毁容的方式以保全家人。充分体现出聂政对家人的关爱和用心。突出地表现了聂政的“孝”义。聂政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对荆轲的描写可谓是用了重笔浓彩。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荆轲的品质特征。荆轲一出场,司马迁介绍说,“荆卿好读书击剑”,这七个字,将荆轲的气质特征描绘出来,“好读书”,说明有远见,有思想,是一个大智大勇有抱负的人;“好击剑”,说明有武艺,是位侠士。这样的身体素质,是成就大事的重要条件。荆轲为人深沉,在他看来“凡智不深非智,勇不沉非勇”。荆轲的这些品质表明荆轲是从容镇静,勇气超人的侠士。在此基础上,才会有荆轲接受太子丹的委托前去刺杀秦王赢政的壮举。
二是,荆轲的壮士形象。在荆轲离燕入秦,燕太子丹为其送行时,荆轲的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白衣、秋风、寒水,琴声,把送别场面刻划得苍凉而悲壮,荆轲壮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是,荆轲的性格特点。在司马迁对荆轲刺秦王过程的描写,矛盾激化到顶点,因此而惊心动魄。当图穷匕首现时,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袍袖,右手用匕首刺秦王不中。此时至尊的天子狼狈不堪地抱头鼠窜。荆轲“逐秦王环柱而走”,整个大殿上的人个个惊惶失措,当荆轲被秦王砍伤,自知事已不成时,荆轲“倚柱而笑,箕踞而骂”,表现了荆轲临危不惧,又鄙视秦王的超人勇气,其性格特点极其鲜明。荆轲事先就有过赴死的思想准备,否则,他就不会在易水河边去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既然我没能杀了你,但我也不惧怕你,而且还要鄙视你。
就荆轲剌秦王事件本身而言,荆轲为了维护燕太子丹宗法贵族利益,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他虽未刺杀成功,但这件事情本身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秦始皇被吓得从此“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因此,荆轲刺秦事件的客观影响,远远超过了他刺秦的本身,这已经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一事件是悲壮的,震人心魄的。它的悲壮在于,荆轲明明知道秦国势力的强大,自己的势单力薄,他敢于以弱击强,不畏强暴,不惜牺牲自己,勇于投入到反抗秦王暴政的社会实践中去,这是反抗强暴而宁死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
当然必须要说的是,荆轲在刺杀秦王的瞬间有一丝的犹豫,他从美好的愿望出发,希望用极端的方式,逼迫秦王退还燕国的土地。就是这一点点的瞬间犹豫,导致事前精心谋划好的行动彻底失败,不得不说也是一种遗憾。
(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