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突然火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原名《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

自2012年起,它被引入国内进行翻译发行,先后以4个名字与读者相见,具体书名和出版时间见下图。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它被称为出版界的“黑马”,首印只有6500册,可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它逆风翻盘,跻身于畅销书宝座。

那为什么是这个版本火了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看了对译者陈赢的专访,总结了三个原因。

一是书名很关键。看到四个名字,大家都有哪些感觉?

比如《青蛙如何变王子:写给年轻人的成长智慧》这个书名让我有点跳戏,想到了偶像剧《王子变青蛙》,而且如果我不是个年轻人或者我不是个想要成长的年轻人,那我不会去看这本书。

《蛤蟆先生的希望》也让我仿佛一眼看到了书的结局。

但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个名字,主角有了,去看是个动作,没有结果,所以也能成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

蛤蟆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他看了心理医生之后发生了什么?更好了还是更差了?真的会有效果吗?

有些人可能纯好奇,也有些人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但是还是不敢或者不相信某些咨询技术,所以就先跟着书本一起来开启一场心理冒险。

(是不是还可以让我们学习写文章标题的重要性~)

二是背景刚刚好。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需要时势。

罗伯特·戴博德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写的这本书凝聚了自己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在英国畅销了20多年。

引入中国20多年,为什么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个版本大受欢迎?我们来看一下时间节点,这个版本是2020年8月出版的,2021年获得荣誉表彰,截止2022年8月,销量逾300万册。

这些时间节点想来大家一点也不陌生,2020年是哪一年?我想人人都不会忘记,2020年1月是新冠疫情爆发的元年,是大家的生活突然按下暂停键的那一年。

现在我们习惯说的是“疫情三年”,是的,三年,这三年里,大家经历了很多,突然的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让一直在忙碌奔波的人们停了下来,被迫审视自己的内心,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自己的焦虑和无助,以前忙碌似乎可以冲淡一切,但是那些足不出户的日子必须面对。

记得我也是在2020年开启自我成长的学习的,那时候大宝2岁多,先生刚回来。

我感觉对生活中啥都不得劲,但是没有遇到一堆朋友跟我说去见一名咨询师,我也没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

只是在网上无意间找到了敏娟老师学正面管教的育儿知识,恰巧又学了令人鼓舞的鼓励咨询。

其实跟心理咨询也差不多,同样都是咨询模式,都是探索童年模式,倡导自愈。

也因为这,我的状态好了很多,参加读书会,在2022年知道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结合共读,自愈加倍。

三是发展有需要。十几二十年前,如果有人说你要去看心理医生,大概你会觉得自己被当作了精神病人,需要咨询的人和身边的人都会拒绝。

但是现在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越来越的专家和书籍让心理学走向大众化,人们已经对这个深奥的学科有了入门级的了解。

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专业咨询,普通大众更愿意先自助。

而这本书恰好可以帮到这样的人,让童话故事的主角嗯再次登上舞台,10次咨询,2个半月的时间,让普通读者都能明白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感谢这本书因为换了一个名字进入大众视野,也让每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读者都能读到,找到共鸣,感受到被理解。

不管疗愈程度有多大,什么时候能感受到疗愈,能遇到这本书,就已经是像中彩票一样的幸运了~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547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