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手好牌
芒格说,七宗罪里“嫉妒”是唯一不会令自己感到快乐的原罪,劝诫大家都不要嫉妒。这话乍一听又幽默又有道理,实际上是一句废话,世人能做到嫉妒却不伤害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不嫉妒的前提是自己得非常强大,精神内核超级饱满,这类人少之又少,苏轼在职场遇到的成群结队的鲨鱼一点儿都不奇怪,反而我比较奇怪为什么苏轼一次又一次把自己往鲨鱼嘴里送,不过身处儒家文化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话又说回来,苏轼遭人嫉妒也不全都赖别人,毕竟老天爷给了苏轼一把王炸牌,不惹人嫉妒才怪。
苏轼是四川人,这就已经引得一半中国人嫉妒了,四川气候好水土好物产丰富人物风流,因为蜀道难所以不会三天两头打仗。苏轼的爷爷叫苏序,是个乐善好施的土财主。原则意义上来讲苏轼是个富三代,想当年四川眉山苏家那也是响当当的门户,苏轼的母亲程夫人还是首富家的姑娘。这套组合下来,苏轼一出生就干掉了百分之八十的同龄人了吧。
在我看来,苏轼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最让人嫉妒的,是有一个绝世好妈程夫人。没有程夫人,唐宋八大家里的三苏可能就变成了三个老王或者三个老刘,反正绝对跟他们老苏家不沾边。这位程夫人是首富家的姑娘,那时候有钱人家的姑娘即便不能像现在的富家女似的天天抛头露面买买买,那也应该跟林黛玉似的养在深闺不问世事,身边奴仆丫头一大堆,嫁了人知书达理的当个花瓶过完一生就可以算是安分守己了。要知道,苏轼未来的同事就是程璟程颐,这二位别的不论,所有女同胞对他们的观感可是不咋地,就是他们的思想导致女性地位一降再降。
既然程夫人家是首富,家里不缺钱,找苏家联姻,应该是看上了苏家的社会地位。苏序的声望很高,属于豪侠那种风格,比如苏序带着人将一个骗人钱财的庙给砸了,比如苏序家里的地多种粟,粟的经济价值不是很高,每年都囤起来,直到遇到荒年,便开仓放粮,原来粟虽然经济价值不高,但是存贮时间长久,用于赈济灾民最好不过了。现在连明星都不太顾及自己的口碑和风评了,但在宋朝名望是要高过一切的。不过苏序并不读书,所以他的儿子苏洵也不读书,至少不好读书。
是的,苏洵到成亲的时候,还是个街溜子,但是成亲不久之后,就开始闭门苦读,你要说跟程夫人没关系,那是不可能的吧。一说被程夫人娘家的兄弟们中举做官给刺激的,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同时也能说明程家并非单单有钱,应该也是个书香门第,不然子弟中怎么可能频繁出举人。以此类推,程夫人应该也是饱读诗书,以循循善诱之法劝导夫君走上了读书科举之路。但后来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为了亲上做亲,苏洵将一个女儿许配给了程夫人一个子侄,这在古时非常常见,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但因种种原因,程家未能善待苏家这一女儿,至女儿早亡,苏洵遂与岳家断了联系。
这种断联,受打击最大的便是程夫人。古时,女性命运多不受自己掌控,在三从四德精神PUA的长期霸凌下,根本没有办法反抗,但要是出嫁以后有一个比较靠谱的娘家依仗,多少有些底气在。你看王熙凤在王子腾升迁时自己的得意劲儿,再看王子腾获罪后她气焰瞬间熄灭的颓废,你看《知否》中王大娘子伙同自己的姐姐谋害婆母一事事发之后心态略微失衡但还撑得住,崩溃的瞬间乃是她知道母亲要把她当弃子顾全大局时。当苏洵执意要和丈人断绝往来时,程夫人一方面要承受丧女之痛,一方面还要承受和骨肉至亲别离之苦,其心碎程度可想而知。
苏序习惯了仗义疏财,家里又没有人为官,学不了商贾的投机营生,家底并不丰厚。苏洵为官之路非常不顺,带着两个儿子一走就是好几年,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程夫人都要管,想想看一个富家千金围着柴米油盐过日子的艰辛程度。程夫人在临街的地方租赁了房屋,开了商铺,用以日常开销,免了苏家父子三人的后顾之忧, 这才给他们名震天下奠定了经济基础。
苏洵跟苏轼虽然经常在一起,但是我个人觉得苏洵在情感上给予苏轼的呵护不是很多。儒家文化里, 父子就像君臣,《红楼梦》里的儿子都被爹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大气儿不敢喘,儿子都当爷爷了当爹的叫个身边的小厮去儿子脸上啐一口就啐一口。贾宝玉险些被贾政当众打死,这就叫伦理纲常。苏轼是一个多理想主义的人,他是一个浪漫的艺术家,是一个对各种人类之间的情感都渴盼的那类人,这种体质决定了他喜欢社交喜欢所谓的“出风头”,也喜欢令别人感到快乐。苏洵没有写过“十年生死两茫茫”,文学作品里好像舐犊情深的文字也不多,在苏家应该是严父慈母的设置。可能就因为长期父子三人经常在一起,父亲日常不苟言笑,所以才让苏轼和苏辙格外亲近,哪怕这兄弟二人完全不是一个类型,而且苏轼更像弟弟跳脱肆意,苏辙更像兄长成熟稳妥,一辈子都是如此。
苏辙这个弟弟简直不要太好,假如我要从苏轼身上拿走一样东西,我希望要一个同款的弟弟。唐宋八大家能占其一,苏辙就算不是亲弟弟也有资格做苏门四学士之一,谈古说今把酒言欢完全不是问题。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难题,在苏辙这里是不存在的,他真能做到一点都不嫉妒。自己明明那么有才华,但是哥哥总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夺走全部的焦点,自己明明有大好前途,但是哥哥总是犯低级职场错误将自己连累,那可是丢官罢爵侵家当产的连累。你看《莲花楼》里李相夷的哥哥,因为嫉妒弟弟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这剧情没人觉得违和吧。苏辙给予苏轼的,除了像观音菩萨一样救苦救难,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扶持。千里共婵娟,那是苏轼写给苏辙的,多少人用来搞异地恋去了。
苏轼和苏辙一露面,皇帝差点喜极而泣,跑到后宫这么说的:我为大宋找到了两个相才。请注意,是两个相才。可惜,苏轼连一个合格的官僚都不是,苏轼拜在了欧阳修门下,欧阳修是保守派,王安石是变法派,先不论这两家的主张孰是孰非,但在人品上王安石一方是不上档次的,王安石用人极致的不拘一格,就是门槛低。苏轼作为保守派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宋神宗眼里的宝贝疙瘩,掀翻苏轼打击苏轼搞臭苏轼成了王安石一派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好在苏轼经常发朋友圈,私信起来口无遮拦,搞个文字狱还是相当容易的。
尽管宋神宗是苏轼的铁杆粉丝,但是他对变法的决心还是不允许他对保守派有丝毫心软,所以还是忍痛让苏轼下了大狱。苏辙作为后备宰相,当时也身居要职,为了救下哥哥,第一时间站出来上书陈情,意思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政治前途,换回老哥一条性命。
苏轼的命保住了,苏辙也如愿和老哥一起被贬出京。原来的宰相后备,直接被贬为城管,苏轼在黄州日子虽然艰苦,自己开荒种粮,想办法养活一家老小,但在黄州的苏轼时间自由,没有任何公务,没有任何小人作祟,他只要不出黄州地界就行了,还能照常发朋友圈,而且朋友圈的内容第二天都有可能成为宋神宗的下饭菜。因为当时纸已经很平民化了,知识普及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苏轼在黄州正在慢慢破茧成蝶从苏轼变成苏东坡的时候,苏辙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工作模式是妥妥的白加黑六加一。他的工作内容是做市场管理,每天天不亮就要乘船到街道上,办公地点就是马路牙子上,维护市场秩序,禁止缺斤少两,还要收税等,市场不休息,他就不休息。看过《清明上河图》吧,连送外卖的都有,苏辙一天的工作量可以想见。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没有时间品茗读书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何况每天还要跟贩夫走卒打交道。苏辙被折磨的筋疲力尽,晚上收到哥哥的来信,一般还都是求安慰的,苏辙免不了还要充当哥哥的心理医生,对哥哥那颗敏感脆弱孤独寂寞的心予以耐心的按摩,这情绪稳定的,赶上我家小黑那只蓝猫了。
“世多藏余书者,而子由独无有”,当我读到这句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苏轼是个奇才,诗书画都是无价之宝,假如你现在手里有一个字是苏轼的真迹,那苏黎世拍卖行的大门将为你敞开,还得铺上红地毯撒上鲜花瓣那种。苏轼名满天下,求字者多,只要纸笔还算干净,苏轼就来者不拒,苏辙终于像个弟弟那样撒了一回娇,与此同时劝诫哥哥珍惜羽毛,别搞得自己那么不值钱的样子。好像苏轼没听,随手写字送人的习惯一直没改。苏轼跟爷爷苏序有一拼,有仗义疏财的毛病,没钱的时候苏辙还得靠弟弟接济。苏轼起复之后,苏辙也回到了京师,俩人一起上下班的日子美好的不得了,苏轼每次都要跟弟弟回家坐一会儿再回自己家,就算弟弟加班,他也要到弟弟家等到弟弟下班回来见一面聊几句,你说这种坚如磐石的兄弟情,令古今多少塑料亲情汗颜。
苏轼的夫人有两任,王弗和王弗的堂妹王闰之,还有一个年龄差比较大的妾室朝云。王弗行事作风有点像婆婆程夫人,她知道老公性格容易惹祸,在他眼里世间都是好人,所以接待访客的时候王弗就躲在屏风后面察言观色,遇到那些乱拍彩虹屁的登徒子就提醒苏轼远离此人,而苏轼对夫人极其信服敬重,所以才有那首为数不多的写给正妻的每次读都会令我鼻酸红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王弗和苏轼在一起时苏轼正得意,乌台诗案还没有发生,王弗作为全民偶像苏轼的夫人自然也有过风光无限。王弗去世之后,苏轼续弦娶了家世比较低的王闰之,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儿是不会给人家续弦的,王闰之虽然门第不高,诗书方面比较弱,但特别爱丈夫爱家人,在黄州时还能给牛看病,可见生存能力之强,对丈夫心爱的朝云也十分友爱。她跟着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经历了颠簸流离,经历了黄州的艰辛苦楚,一直任劳任怨。不由得感慨,苏轼是老天爷的亲儿子下凡了。
苏轼是一个博爱的人,他爱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跟着这样的老公,不大可能会得到丈夫全心全意的爱。好在苏轼比较洁身自好,他欣赏美人,但不贪色,一个人可以做到诗书画三绝,还能博览群书,《汉书》倒背如流,还朋友遍天下,喜欢旅游,喜欢品茶,喜欢研究菜谱,喜欢喝酒,见山就爬,见林就入,有空就出门访友,皇帝赏了一匹马,他送给囊中羞涩的朋友,还担心朋友被疑御马来历,还写个字据给朋友。他做这些的时候,家里来了小偷都得哭着走,作为一个操持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主妇,有几个能坦然接受的?我再爱苏轼,他这么败家我肯定做不到无动于衷。
朝云是一个漂亮聪慧的女孩子,她不必持家,比较容易做苏轼的灵魂伴侣,到现在也是,夫妻本质是合作关系,除非经济自由,否则很难成为或者长久保持灵魂伴侣的关系。不能说苏轼就没有别的女性,相对来讲比较少,苏轼是一代风流人物,出入风流场所也是常事,我们不要用现代的眼光去苛责,这三位女性给了苏轼莫大的安慰和扶助,是苏轼人生的又一大幸事。
然后,就是苏轼的几个孩子养的都很好,陶渊明的孩子可能遭遇了基因突变,没有遗传到老爹的聪慧,苏轼的三个儿子都成才了,包括苏辙家的几个儿子,都是才华横溢型的,老天爷对苏轼简直不要太偏心。
还有,就是苏轼的一众保护神。细数四百多位封建皇帝,能称得上明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所有朝代里,宋朝是最敬重文人的,苏轼遇到了宋,遇到了宋神宗,遇到了檀渊之盟后大宋相对和平的一百年,遇到了恩师欧阳修,一句话让苏轼扬名天下。即便是曾经的敌对派王安石也不是无下限的恶毒之人,对苏轼的构陷始终手下留情,王安石本身也十分爱惜苏轼,对苏轼的才华一直非常认可,只是双方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存在不可逆的分歧,苏轼起复之后为了留下王安石所创的青苗法,不惜和司马光起了争执,可见这两位纯粹是对事不对人,真正的坏人是那些嫉妒导致自己变形的人,利欲熏心的人,心胸狭隘的人。
宋神宗死后,两宫太后对苏轼更是信赖有加,面对汹涌而来的对苏轼的诬陷和攻击能坚持己见相信苏轼为人。还有苏东坡的一众好友,苏门四学士,长子迈,以及无数苏东坡的粉丝们,对苏东坡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
老天爷给了苏轼顶级配置,辅佐他一路前行,最终成为了苏东坡,现在回头去看,假如他没有经历一路被贬黜的折磨,怎么能验证苏东坡这三个字的含金量,世人对他的敬重与喜爱,恐怕都达不到今天的程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