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预热分享活动点评发言整理稿

首先,让我们从吕老师分享的小儿科故事中汲取智慧。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儿科故事,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吕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名字作为切入点,通过写名牌、唱名字、读名字等多种互动方式,不仅满足了孩子们被看见、被关注的心理需求,更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吕老师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深刻理解。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表现欲极其强烈,他们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想法。如果这种表现欲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和肯定,很可能会逐渐消退,导致孩子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愈发沉默和退缩。因此,吕老师通过个性化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在低年级时就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接下来,我们转向吕老师分享的边缘学生故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被边缘化的孩子,他们可能因为学业、习惯等问题而面临诸多挑战。对于这些孩子,吕老师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关爱,她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是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更为我们如何解决教育中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接着,张瑞老师分享了关于《教师使命》一书的阅读感受。这本书深刻阐述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对张瑞老师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老师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成功地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时,他还强调了写作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写作,教师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考成果,促进自我反思和成长。

最后,我要特别提到今晚分享的志红老师,她的故事真是让我感慨万千!以前虽然听过她不少分享,但今晚的内容对我来说完全是全新的触动。我一直以为,珠海市的学校,特别是体校,要么是优质的公立学府,要么就是那种“贵族学校”。然而,志红老师的分享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哇塞”!

翻看志红老师的朋友圈,或是与她日常交流,你完全感受不到她背后面对的是这样一群学生,这样的教学环境。从重点中学到体校的转变,对她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反差。但你知道吗?体育学校,其实有点像职业高中的缩影,老师们在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躺平”,按部就班地上课,因为学生的条件摆在那里,学校领导也不会太过苛责;二是像志红老师这样,从自我改变做起,接纳现状,进而努力改变整个教育生态。

我特别赞同志红老师的一点,那就是她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因为好的教育始终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之上。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声音,老师们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常常抱怨环境所迫,无能为力。但我想说,环境虽无法改变,我们却能像志红老师一样,在体校这片土壤中,依然为学生播撒美的种子,培养他们的审美观,让美育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更重要的是,在应试教育的洪流中,我们依然有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不恐惧、无压力、关注生命状态与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这是我们能够也必须努力做到的。因为,教育的本质,不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更快乐地生活吗?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576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