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块钱一份的软件也可以年入百万

一份软件卖100块钱,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就可以一年卖出100万,这就是代码或者软件的杠杆

过去几年,经常跟一个早早从程序员转行创业的朋友聊软件的利润和成本,对于习惯了互联网高举高打研发模式我们,一想到一套商城或者类似的小程序,对于单个用户的收费只是几百块钱,总会在认知形成巨大的反差。

直观的感觉是,跟软件研发的人力成本相比,这个收费,完全无法支撑一个系统从零开始的研发过程。

偶尔也会有熟人介绍一些做生意的朋友,想要一个线上的店铺或者名片,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发现,跟有赞、微盟这种成熟的SaaS系统相比,如果用我们的收入折算成按日结算,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开发这个系统的成本,甚至比开店本身还要高;而且这样一个系统,显然并不是要做的生意里面的核心盈利模式所在,并不值得。

表面上是开发成本的问题,但是如果是从商业模式角度,我们自己作为开发者,如果目标是要赚到开发这种系统的钱,在市场上,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高用户杠杆或者风险资本驱动的环境下工作,习惯了用工资收入折算成时间的收费模式,其实仔细想想,是因为太远离价值产生的地方,所以才会产生的错觉。在用光盘装软件的时代、或者STEM上买游戏的时候,我们反而可以看到,软件作为商业模式是如何盈利的,一款游戏的售价就是几百块钱,甚至几十块钱。

因为软件的分发成本是接近于零成本的,研发出来,只要可以无限拷贝,卖出更多的份数,就足以摊平看起来非常高昂的研发成本;通过SaaS的形式交付软件,同样是一样的道理,订阅制相比一次买断,显然是更好的商业模式,一旦卖出,就能形成迁移成本,从而为开发者创造持续的现金流。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上个月朋友介绍认识的一位独立开发者,他开发运营着了一个针对某个特定细分领域的垂直类SaaS平台,为每个实体店家可以生成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店铺,一个商家,一个月只需要付100块钱的维护费,在这之前,我是不太相信,这种模式的,我觉得这种计算软件价值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直到跟这位朋友聊过之后,理解了背后的价值逻辑,自己在之前所做的一些设想,也得到了验证。

如果有800个用户,愿意付费使用这款产品,而且产品的维护成本、拷贝成本极低,那么我们会发现,这款产品就拥有了纳瓦尔所说的杠杆效应。

能到达这个数量的付费用户,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开发者找到了一个足够精准的细分市场,通过产品打磨和商务推广,开发的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确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而且也没有过于激烈的竞争。

说到没有过于激烈的竞争,就不得不说到服务的价格,就像我们知道的可口可乐的战略一样,在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理论里,低成本或者说低价格,在没有新技术和品牌溢价的情况下,是最好的护城河,没有太高的利润,任何想要进入市场的人,都需要自己承担从零研发系统的成本。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这种低边际成本,占据足够小的利基市场和细分领域,是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变现的成熟可行商业模式。软件以低价格作为敲门装,销售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硬件赚额外利润。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怎么样通过复用,降低边际成本,低启动成本的红利,一定藏在某种可以复用的代码或者基础设施上。

我们常常听到不少朋友,在讨论开发一个系统要多长时间的时候,总会说出短的夸张的软件开发时间,其实我们经历过软件研发管理,开发过足够多的系统,就会知道,商务宣传的时候,是可以无限简化过程的。但是对于真正的软件开发,在讨论研发周期的时候,一定不是孤立去谈,任何时间或者成本,都是有前提条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产品和架构的权衡取舍。

决定软件开发周期的是产品的范围、可以复用的组件和基础设施、功能本身的复杂度,还有团队的熟练程度和沟通结构。

根据经验,我自己的推断,从零开发一款产品,至少需要花时间理清业务逻辑,这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还有开发阶段,也就是写代码,最后考察和部署服务的基础设施,一般来说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开发第一个版本的MVP。这个时候可以认为开发完了,但是除非这个软件是有人付费外包开发的,否则的话,MVP开发完,只是起点,这个时候的系统应该是功能不完善,需求也还不稳定的。

有了第一个可用版本,就应该结束闭门造车,开始推广,进行市场验证,寻找潜在的目标用户,并且在跟目标用户交流,获得反馈之后,经历一段系统打磨期,这个阶段也是跑业务的启动期。

关键是要在验证市场阶段,找到一个细分市场,足够小但是又不太大,又有刚需,通过系统,的确能够解决痛点,然后就有机会通过接近免费的软件获得基本收入,再通过解决方案或者硬件,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首先这个系统现在的确是找到了一个自己的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上,最重要的壁垒,其中一个是低成本,来源于软件分发的低边际成本;更重要的是规模,就算每个店需要一天时间谈业务,然后一天能部署一家店,积累到现在的规模,也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这是无法规模化的事情,正是壁垒所在,就算别人要进入这个领域首先要有销售能力和时间,把系统开发出来,还要一家一家谈下来,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后,才有可能达到一个在上海还算体面的收入。投入的时间就是壁垒,是商业模式中无法规模化的部分。

门槛就在于价钱很低的同时,竞争者也没有渠道优势,可以比他们更高效的触达用户。而且还要承受3-6个月开发时间的启动成本。如果我们要进入这个市场,就需要具备几个条件:更低的开发成本和价格、有更高效率触达目标用户的方法、能够为目标用户带来额外功能获得溢价、找到差异化的另外一个市场。

一旦获得市场验证,就可以开始专注于分发和扩散,直到某个临界点,产品有足够大的市场,可以支撑研发团队或者个人的理想生活,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进去边际成本降低,建立护城河的阶段,较低每一个用户接入和维护的成本,从而将价格压缩到对新进入者而言不划算。就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进入这个阶段之后,任何新功能,都必须要有网络效应,有共性能够满足足够大的受众,或者能吸引大量新用户,最好是能够独立收费的项目,只有如此,才能开发定制型的功能,因为任何小批量定制,又回到了成本极高的初始研发阶段。

如果要保证经营效率,还要控制功能复杂度,计算成本,如果新功能维护成本极高,却没有足够大的用户价值,绝对不能启动。这时已经出现了稳定企业的创新者窘境,要突破,可能就要从团队、组织架构文化上,建立内部创业文化了,不过小富即安也挺好。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631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