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2》:接纳人的复杂性
撰 文丨刘娜娜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虽然是拍给孩子看的电影,但《头脑特工队2》也是一部成年人热烈讨论的电影。在社交媒体上,成年人纷纷表达自己观影后感慨,称之为是一部心理学教科书式的电影。甚至有网友在豆瓣上说自己看这部电影,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心理辅导。
文娱价值官在电影院里观察发现,爆笑的孩子多,流泪的大人也不少。或许,这就是东亚文化中焦虑的部分被影像化呈现在眼前时,带给观众巨大的情感冲击。
走出影院,我们终于学会与自己的焦虑不安和解。
不止为青春期而拍
琴琴是北京海淀区的六年级学生,她和朋友们一起观看了《头脑特工队2》。电影结束后,孩子们讨论起自己对电影情节的想法。琴琴说,“我可不想为了一句‘我很棒’,让焦焦失控。”她的好朋友闹闹觉得,丧丧其实很可爱。另一个朋友则认为,人不应该只有“我很棒”,或者“我很糟”两种情况,而是电影里演的是“复杂”的整体。
琴琴的妈妈没想到,三个11岁的孩子竟然从这部电影中获得如此多的启发,而妈妈也表示,自己对琴琴的“叛逆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琴琴的妈妈告诉文娱价值官,《头脑特工队2》是一部值得所有10岁左右孩子观看的电影。处于前青春期的琴琴,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那个乖巧的小女孩如今变得有了嫉妒心,甚至因为一些小事撒谎。
妈妈对琴琴叛逆的表现很无奈,但是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心理医生,帮琴琴了解到自己“成长的烦恼”。也让看电影的家长找到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虽然故事是基于海外市场进行开发的,但《头脑特工队2》重要的戏份“焦焦”却很吻合中国家庭。
“焦虑”可能是中国孩子,乃至于东亚孩子们的共情点。在父母望子成龙的高期待值下,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超前学,从学习到荣誉无不攀比竞争,剧场效应伴随中产家长和孩子一起蒙眼狂奔,生活很多时候被焦虑控制。
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观众的集体反思,“东亚小孩光是听到核心意识树说我是一个很棒的人之类的台词都会想哭” “爱自己,接纳自我,拥抱所有的经历与情绪”“ 焦焦应该是个东亚人”“anxiety最后因为压力过大在控制台面前流泪的时候,joy说let it go。我真的哭死了。学会和自己的各类情绪和平共处真的好难哦”你看,引发积极的思考,是一部文艺作品社会价值的体现。
孩子能看懂的
心理学教科书
《头脑特工队》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展现了心理学中的情绪、记忆、潜意识等概念。《头脑特工队》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导师赵昱鲲推荐给心理学生的必看电影之一,可见这部作品的学术价值很高。
情绪与记忆:电影通过焦焦、乐乐、忧忧、厌厌、怕怕和怒怒、丧丧等角色,拟人化了基本情绪:焦虑、快乐、悲伤、厌恶、恐惧、愤怒、沮丧等。这些情绪不仅代表了人类的基本情感体验,也是构成个人记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通过角色的互动,探讨人类情绪对记忆形成和记忆存储的影响,以及情绪如何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
这部电影强调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例如,焦虑的背后是渴望自己表现更好,悲伤不仅代表着消极压抑,更代表着理智、共情和对自己心灵的疗愈。观众通过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学习到如何正确地认识和接纳情绪。
电影《头脑特工队2》出现了代表“焦虑”的焦焦角色,成为了电影中的一个核心设定,反映了从小孩阶段跨越到成年阶段的关键变化之一。电影中提到的成年代价之一弥散性的焦虑,这与心理学中关于情感发展和表达的观点相吻合。在成年阶段,人们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直接表达情感,学会了抑制某些情感,如焦虑、内疚和羞耻,这些抑制性情感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和满足社会期望。
这一变化体现在情感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人们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情感,情感表现更多地成为社交性的,即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现一个理想的自我。这种变化是成熟的标志,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体逐渐远离真实的自我。
《头脑特工队2》能让我们对大脑的情绪机制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一些更深入的了解,对孩子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也会有很好的启发。这部电影对青春期行为发育特点和心理问题、需要的帮助,其实都有启发和引导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对于那些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且措手不及的家长来说,这是一部青少年心理辅导手册。
冷门题材
双斩票房+口碑
截止文娱价值官撰稿,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头脑特工队2》累计票房为2.87亿元人民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12.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一成绩,使它超越了《超人总动员2》,成为了皮克斯公司历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截止目前,美国本土票房收入达到5.435亿美元,而其他地区的票房收入则为7.08亿美元。
《头脑特工队2》目前位列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排行榜第四位,仅落后于《冰雪奇缘》(12.9亿美元)、《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13.6亿美元)和《冰雪奇缘2》(14.5亿美元)。
9年前,皮克斯《头脑特工队》的主创突发奇想,决定将“情绪”这么难以描述的话题拍成动画故事,而且没有反派,以小女孩莱莉搬家后的情感冲击与脑内情绪的奇妙探险为主线,影片上映前市场对其预期并不高。
当观众发现,喜怒哀厌恐这些我们日常的情绪被拟人化,直观地看到它们是怎样操控我们情绪的起伏和波动后,第一波口碑效应发生了作用,很快票房也紧随其后,《头脑特工队》全球票房8亿美元,Metacritic和豆瓣评分为94分和8.8分,赢得风光体面。
9年后,续集《头脑特工队2》的故事没有让人失望,随着莱莉长大进入青春期阶段,12岁的她开始长青春痘、对未来的新环境焦虑、撒谎、叛逆……她所遭遇的是所有青春期孩子所能共情的“情绪化”。
而主创团队抓住了青春期孩子情绪中最关键的因素——焦虑进行解构,仍然是没有反面角色的设置,因为一切情绪都值得被接纳,被接纳后的自己才能恢复平静。故事不仅能带给青春期孩子启发,更具有抚慰人心的作用。
当我们看完电影,全然接纳了人的复杂性,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安与焦虑,我们才会更容易感知幸福与平静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