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历史上的九江米市(下)
(续前篇)
三、九江米市源流和聚运路线
九江开埠以来,每年保持几十万担到数百万担米谷的吞吐量。盖因其有充足的稻米来源和广阔的销售市场。九江商品稻米的主要来源于下列三个地型:
一是本地产米:九江及其周围十县,九江、瑞昌、德安、永修、星子、武宁、修水、湖口、都昌、彭泽、为长江、鄱阳湖、修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和幕阜山脉的丘陵地区,适应粮食作物生长,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据《江西经济旬刊》提供的资料,自 1933-1937 年五年间,赣北常年稻谷产量为 102,96 万担,最高年(1936)年达 119,83 万市担,农民除自食和留种外、尚有剩余米谷出售。
二是本省客米:江西是我国重点粮区,鄱湖平原、赣抚平原、吉太盆地,均为我省著名粮区。在浙赣铁路没有建成以前,江西绝大部分商品粮通过赣江水路和南浔铁路集中到九江出口。南昌是全省米谷的一级集散中心,九江为出口咽喉,省外粮商至江西购米,多至九江洽谈业务,并在九江海关办理大米出境手续,直至装运出境。
江西八十多县,除赣北各县稻米集运九江、湖口和涂家埠出口外,其它七十多个县,分为赣南、赣西、赣中、赣西南等四个片,各片所属县的粮食先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市、县,再运至南昌,分水陆两路运抵九江出口。如赣南片的大余、上犹、崇义、南康、信丰、全南、安远、瑞金等县的米稻,先集中到赣县由赣江运抵南昌,再乘南浔铁路运抵九江,全省每年为九江米市提供多少,没有一个全面的统计。据江西省政府在三十年代编印的《经济旬刊》调查,江西通常年产稻谷为一亿市担,当时全省人口为 1853 万人,除去口粮、种子,农村尚有商品粮 4,98 亿斤,其中大部分经九江出口。1928 年全省经九江出口稻米为 3.7 亿斤,占总产量 4%,商品率达 14%。
三是外省客米:与九江市毗连的安徽、湖北两省的枞阳、贵池、太湖、潜山、肥东、肥西、舒城、宿松。黄梅、浠水、广济等县的客米,由于交通和价格等方面的原因,多流入九江,这也是九江米市兴隆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江米市的流向,下至汉口,上至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均有销售。其中以上海、汉口的销量最大。民国二十五年(1936)南昌加工八百万石稻谷,折合大米四百万石,经九江分运沪、汉两处。
同益钱米号钱票
四、九江粮行米店及其经营特色
九江米市极盛时期有粮行米店一百三十多家,按店(行)主的籍贯划分为广东、南昌、本地等三个帮,按其经营范围和特色又可分为七类:
先按店(行)主的籍贯分类有:
广东帮:该帮资本雄厚,稻米可深购远销至广州和香港,生意做得比较大主要商号有:裕成、通益、乾元,张复玉、后康、九如,兆丰等十几家,其中裕成、通益、张复玉资本最大,有宽敝的房,通益则是粮行兼钱庄。
二是南昌帮,资本较大,在南昌等地设有门市部和收购点,有的还在上海、苏州等地设门市部。该帮的主要商号有:德生、裕隆、懋成、怡盛、巨祥、同济、裕和、祝友、志丰、万丰、豫通、愿年丰等几十家。其中同济粮行资本较为厚实,有四、五万银元,在琵琶亭一带设有栈房,能堆放数十万担稻米。
三是本地带,一般资本不大、多为售米店,较为著名商号有:代复兴、丁裕丰、吕合兴、德丰、同丰、源丰祥、祥丰、信诚、杨振泰、沈益丰、久丰、怡丰、协泰、宋振懋、肖裕丰、汇丰、罗裕丰、冯裕丰等几十家,其中杨振泰、代复兴、丁裕丰等几家资本稍大,前店后栈,有一定的储运能力。
九江一百三十多家米店、粮行,按其经营规范和特色,又可分为七类:
1、大粮行。在南昌设有兼营门市部和机米厂,在九江设有兼营零售和批发的门市部,并有堆栈。此类粮商不但资本雄厚,且经营范围包括制米、零售、批发、进出口为一体,每年获利多,有操纵市场的能力。
2、纯粹进口商。专在临川、吉安等产粮区设立采购点,采购稻米运往九江,有时在南昌将稻谷加工成大米经九江运往汉、沪等地,此类粮行不搞零售,因此在九江不设门市部,仅设粮行,有时堆栈都没有,货到九江后,其转运报关手续,全部委托转运报关行办理。
3、零售商,也叫“萝头行“。九江四乡农民零担米谷一般都投入“萝头行“出售,向店主交纳佣金。
4、九江行家,即河行。代客买卖由省内地运来的大批稻米,从而获取佣金,起个中间商的作用,有资本时也参加进出口交易。
5、九江米铺。因缺少资本,一般自己不做进出口买卖,接收南昌和临川某机米厂的委托,代营进出口业务。
张义发米庄银票
6、转运报关行。在九江有三十多家,他们接受粮商办理稻米转运报关手续,从中获取手续费用。从事这类行业,绝大部分与海关有密切来往,有的就是海关的家属和亲朋。
7、稍有资本的船家。他们在代客运货的过程中,熟习各地米谷行情,当他们认为有利可图时,也自营稻米进出口业务。
九江米市重新焕发青春。1979 年 12 月,沉寂已久的九江米市正式恢复,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年发展、壮大。
资料来源:
1989 年《九江市政协文史参考资料第五辑》
1990 年漓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四大米市》
1991 年人民交通出版社《九江港史》
【编后记】
本篇文章对九江米市的中前期历史讲述得相当清晰,编者在写作九江米市历史时,参考了本文中的很多内容。但这篇文章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视野仅局限于本省,而没有从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进行阐述;其二是没有说明九江米市的衰落之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