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斋大讲堂:《道德经》第四十二至四十四章讲读记略
本次讲读的内容是《道德经》第四十二至四十四章,董家道老师主持,来自管理学院的罗文博同学主讲,宋一夫教授指导,陈彦军老师和来自不同学院的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读。
按照讲读程序,主讲人罗文博根据陈鼓应本,先介绍了《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至第四十四章的文本义,然后提出引申义和拓展部分。此外,主讲人着眼于时代背景,融合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层层分析文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深奥难懂的道理。本次研读语言质朴、布局清晰、道理深刻。
在四十二章中,主讲人罗文博先对文本进行直译,他用“万物向阳而生”这样的常见情景,揭示道生阴阳,阴阳二气交融之后形成万物。接着他进一步分析“人之所恶”与“人之所教”,指出,凡事都要保持度,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正如“精于泳者死于水”“精于枪者亡于枪”,某一方面过于突出,导致阴阳失调,到最后难以善终。对此,主讲人认为,本章强调自然法则、万物平衡、为人谦逊,以及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性,为世人应对动荡纷争的社会提供了某种指引,即学习成长以应对发展,平衡协调以求解决冲突。
接着与会者就文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陈彦军认为,老子用具体的事物解释抽象的哲学概念,看似高高在上的侯王实际上也需要依靠天下百姓的支持。此外,陈彦君指出,老子的思想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观念,即事物发展是在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由“反者道之动”可以看出,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说明我们从矛盾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来自社会学院的王浩旭认为,本章描述了老子眼中宇宙的产生过程,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万物本源于“道”,是无形无状、难以描述,人们若是苛求寻道,反而容易与“道”相驰,故回归自然,回归本源,才是我们人类最终的选择。
陈天乐则提出,“侯王以为称”和“王公以为称”在身份排序上存在区别,先侯后王、先王后公,老子在这里是何用意的问题。
对于本章陈彦军还有新的想法,他认为,不能把现实生活中某些东西绝对化,这些往往是常人没能理解自己作为“道”的一部分。
管理学院的符致鹏认为,万物皆有阴阳,只有阴阳相济,才能形成和谐的整体,一个人只有清楚自己的位置,协调好阴阳两面,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时主讲人提出“如何判断道的标准”这一问题,对此,王浩旭认为,道是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法用理性逻辑去思考,但用无极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接着他展示了自己上网检索的“无极图”,和与会者一同探讨了“道”的源起和发展。他补充道,我们常常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中,片面追求是非对错,对此,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最终获得“道”。
宋一夫教授肯定了王浩旭的发言,在王浩旭提供的无极图基础上,宋一夫教授提到,周敦颐和陈抟两人对太极图形成的贡献,他认为,无极是“道”的体,无形无相,太极图则代表了阴阳两极,阴阳互冲,便形成了“三”,而后又产生了万物。王浩旭对宋老师的肯定表示了感谢,他接着补充道,《道篇》谈的是天道,类似于《易经》的上半部分,而《德篇》讲的是人事,类似于《易经》的下半部分,二者相结合更有利于我们理解“道”与“德”。
进入第四十三章,主讲人罗文博从时空角度剖析本章,指出,“无”是无形,“无间”是没有间隙,好比自然界的光和水,二者间转化需要时间的作用,这也正是顺其自然的表现。因此,主讲人认为,这是一种进入无为之境的状态,是内在力量和无为智慧的显现。并且他还引用孔子、庄子和禅宗等人事例,进一步阐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的思想。为此,主讲人认为,本章的主旨为“柔弱胜刚强”和“智慧的传承”。
接着陈天乐发言,他认为,老子用水的柔弱比喻道的无为,体现了“以柔克刚”的道理。同时,他又指出,老子用“柔”和“间”的阴阳对应的关系,说明看似柔弱的事物实则具有无限的力量。而后,他引用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与老子的“不言之教”作对比,认为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此外,他由本章得出“文化博弈”在当今国际斗争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提醒我们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王浩旭认为,“天下之至柔”和“天下莫柔弱于水”本是同一个东西,字面意义上都在描述一种物质,但实际上前者侧重身为能量的“气”,后者侧重柔软弱小的“物”。
在听完同学们发言后,宋一夫教授提出,老子是否主张至柔?对此,陈天乐认为,老子不主张至柔,老子强调的是“用中”,而“至”有“极”的意思,并非偏向极端的柔软。宋老师认同陈天乐的发言,接着他指出,“至柔”可以理解成道家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即柔弱胜刚强,这与老子的“用中”思想不矛盾,体现的是一种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理念。
四十四章的研读,主讲人罗文博指出,老子先用名誉和生命、生命与财富、得到和失去这三个简单的问题,给读者以深思,进而揭示有得必有失,看淡得失,把握适度,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就够了,财富多寡、权位高低,到最后都逃不掉生命的终止。接着,主讲人指出,本章告诫我们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所谓“自知者明”,取自己所要,享自己所有,这样便可获得持久的幸福。最后,主讲人认为,本章意在反思“追名逐利、过度消费、苛求完美”等不良风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接着陈天乐发言,他认为,讲“生”译为“生命”可能过于狭隘,有点像孟子的“舍生取义”。然后他进一步指出,老子追求的是“死而不亡”的精神永生,不是肉体长存。此外,他还引用了季氏和孔子二人关于财富的一段对话,指出,“知足常乐”和“还富于民”对于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具有重要作用。
陈彦军指出,身体不仅仅表现其生物性,还体现其社会性,儒家强调名位相称,不同名,对应着不同的理。在他看来,人在面对“自我提高”和“外在满足”时,往往会选择后者,因此,陈彦军认为,人对于追求,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度追求,要“知止”“知足”。
主讲人精心的准备得到了与会者一致认可,接着宋老师对本次讲读内容作总结性发言。
对于第四十二章,宋老师先拆分文章结构,他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启”,点明“道和万物”的关系;“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承”,说明万物存在的状态;“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是“转”,说明人在面对“道”的时候要采取守柔、守弱的方式,以卑取尊、以寡取众;“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是“合”,揭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接着宋老师认为,本章强调万物是怎么生成的,万物生成后存在的一种状态,而人要守住卑、弱、柔、雌。由此,宋老师指出本章有两个闪光点:一是“数”。首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了三进制,在老子眼中“三”是最大的数字,由“三”可以派生出世间万物,与此同时,宋老师还拓展了我国古代经典《易经》的二进制(太极-两仪,2、4、8、16、32、64)殷商时期的十进制(10、100、1000、10000)、传统历法和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十二进制。然后宋老师提到,“进位制”在未来很有可能引发人类社会新一轮的科学革命。基于二进制的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而老子的“三进制”又能引发什么呢?空间概念的提出,让原本抽象化的图形变得具象化,那么进位制与空间之间又存在何种联系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二是“阴阳”。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的“阴阳”二字,宋老师带领大家探讨了“何谓阴阳?”“从何种角度理解阴阳?”两个问题。他认为,第一,可以从刚柔角度理解阴阳,即阴阳都是物质,阴是柔弱的物质,阳是坚硬的物质,二者都体现了物质的广延性,正如《易经》用水代指阴,金代指阳。第二,可以从雌雄角度理解阴阳,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雌性体现了阴柔之美,而雄性则展示出阳刚之美。第三,可以从动静角度理解阴阳,阳主动,阴主静,阴阳二字体现了古人动静观。第四,可以从向背角度理解阴阳,万物向阳面为阳,背阳面为阴。第五,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理解阴阳,阴阳本是矛盾的事物,但它们并非处于“你死我活”的对抗状态,而是处于一种“调和稳定”的和谐状态。第六,可以从质量转变的角度理解阴阳,阴盛阳衰和阴衰阳盛,一方的增长,以另一方减弱为前提,所谓太极图体现的“阴”生于午月、“阳”生于子月,以及成语“否极泰来”都体现了这一道理。最后,宋老师进一步指出,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核心概念之一的“阴阳”,用“泰卦”更容易理解,阴阳处于“冲气以为和”的阶段,即阴阳达到平衡点,二者相交,处于儒家所谓的“中庸”状态和道家提倡的“用中”阶段。
对于第四十三章,宋老师再度使用结构拆分法,他指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启”,揭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是“承”,点出“无为”是柔的一种表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是“转”,体现“柔”的做法和功效;“天下希及之”是“合”,强调“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的最终结果,便是天下归一。接着,宋老师话锋一转,他指出,这里老子虽提及“至柔”,但老子并完全赞同“至柔”,老子强调“守柔”,这里的至柔相对于至坚而言,至柔可以战胜至坚,而非主张一切事物都达到至柔的状态。此外,宋老师还从“无有”切入,提到,“无有”到底是“有”还是“无”?如果是“有”,为什么前面要加“无”?如果是“无”,为什么它又能穿透“至坚”?宋老师认为,“无”包含两个东西:一是“有”,这个“有”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只能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体悟的,看似“至坚”“无有”的事物,实际上还是存在“有”;二是作为“道”的两种属性,因为“道”既是“有”,又是“无”,既是“存在”,又是“不存在”。
对于第四十四章,宋老师指出,老子讲“知足”和“知止”,是先有“足”和“行”,然后才有“知足”与“知止”。这是取事物发展早期中偏向中间的那一段,故体现了老子的“用中”思想。说到这,可能会有人觉得“用中”会不会就是“中庸”?答案是否定的,“用中”不等于“中庸”,因为老子的“用中”是有一个“区间的‘中’”,而孔子的“中庸”则是有一个“点的‘中’”。
文本分析结束,进行拓展环节。首先,宋老师用“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看似荒诞的对话,点出庄子的“生死观”:人活着是痛苦的,只有死亡才能获得永远的快乐。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生死的看淡,不在乎肉体的死亡,而追求精神的永存,这也正是道家提倡的“死而不亡者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群雄逐鹿、天下纷争社会的无情鞭挞,在那个世风日下、颠倒黑白的时代或许只有死者才能获得一方安宁。其次,宋老师又用“阳子之宋,宿于逆旅”的故事启示我们: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对于美丑判断因人而异,正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般,因而,要明辨是非善恶,不要为花言巧语所迷惑心智,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最后,宋老师再用“庄子行于山中”的故事,指出,于道家而言,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不为俗世所扰,超然于世间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的羁绊,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你想聚合,有人却让你分离;你想成功,有人却给你使绊;你贫穷时,别人就给你一脚;你尊贵时,别人却暗箭中伤。因此,只有天道无为才是人生最崇高又最美妙的境界。
研读的最后,宋一夫教授先是对坚持参加并积极宣传本次暑期《道德经》系列研读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特别感谢陈彦军和董家道两位老师的每一期主持,感谢陈天乐、夏玉颖、王浩旭和蒋颖欣四位纪要编制小组成员的辛苦付出。
然后,宋老师回顾了这八次研读的点点滴滴,他指出,每一期研读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许多观点已经达到学术前沿,研读经典、陶冶情操,品味传统、拓宽眼界,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将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各大文明古国都发生了最不寻常的事件——华夏大地上老子、孔子和数不清的思想家著书立说,南亚次大陆中《奥义书》和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问世,两河流域、爱琴海沿岸的先知先贤先哲们纷纷出现,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却又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次“轴心时代”。
而老子的《道德经》又是这一时期的扛鼎之作,本书之所以历经千余载的洗礼依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是因为它是来自华夏大地响彻古今的对哲学王国的呼唤。绝大多数人翻开《道德经》这本书,往往会被晦涩难懂的语句所拒之门外,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你真正走进老子所构建的哲学王国之后,你一定会立刻沦陷,有完整读完本书的冲动,这也正是经典能带给我们这般直击心灵式的魔力。
该书虽有为政治国,但不是权谋之书;该书虽有征战伐戮,但不是韬略之书;该书虽有养生修心,但不是气功之书;该书虽有人事天命,但不是宗教之书。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笔下的《南华经》相比,二者呈“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之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宋老师希望师生们能再接再厉,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真正学会和贯通老子的思想。预祝接下来的研读越办越好,能有更多的新面孔出现,开学之后,我们线下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