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托于诸侯
万章问:“士君子不寄生于诸侯门下,这是为什么。”这里的寄生(原文“托”),是指被诸侯豢养,但没有职务。
孟子说:“那是因为士君子不敢这么做。如果诸侯失去了领地,然后投奔其他诸侯,伺机复国,那是合乎礼法的,但是士君子寄生在诸侯门下,却是不合礼法的。”
万章又问:“那么士君子可以接受诸侯的救济吗?”
孟子说:“可以接受。”
万章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周济他国流亡之士,这是君主的义务。”
万章又问:“君主的周济可以接受,君主的豢养却不可以接受,这是为什么?”
孟子还是回答:“士君子是不敢这么做的。”
万章问:“为什么不敢呢?”
孟子说:“即使做一个守门人或更夫,那也是一份差事,所以可以从国家获得固定的收入,如果没有固定的差事,却从君主那里获取固定的收入,那是不合乎礼仪的。”原文不恭,就是不合乎礼之义。在貌爲恭,在心爲敬。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万章接着问“既然可以接受君主的周济,那么这种周济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吗?”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万章讲了一个故事。子思在鲁国的时候,鲁穆公经常派人去问候,并送去鼎肉。次数多了,子思不高兴了,最后终于忍不住把使者赶出门外,然后朝朝背面稽首再拜感谢鲁穆公的关心,但坚决不接受馈赠。他说:“从现在开始,我知道鲁穆公是要把我像犬马一样来养的,所以不能接受。”从此以后,鲁穆公就不再派人送东西给子思了。
孟子说,既然喜欢贤者,却有不提拔重用,也不懂得如何养贤,怎么能说是真正喜欢贤人的呢?
万章就问:“那国君应该如何养贤君子呢?”
孟子说:“国君以自己的名义派使者给人送东西,被送的人要稽首再拜,然后才能接受。有一次就可以了,如果要再送,有司根据需要继续送上粮食或肉食就可以了,不要再用君主的名义了。鲁穆公老是以自己的名义送东西给子思,害得子思每次都要为了几块肉,行隆重的跪拜之礼,这不是养君子之道。”
孟子接着说道:“尧帝认定舜是一个贤者,于是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去听候舜的差遣,又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舜,还给舜配备了足够的官员、牛羊和粮食,以支持舜在外开垦土地,发展生产,而后再提拔舜代替自己摄政。这才是天子君主尊贤的做法。”
孟子的意思很明白,诸侯君主尊贤,不能只是把贤人养起来,给一个好的待遇,关键还是要重用贤人,让贤人为国家服务。而作为贤者,也不屑于别君主所豢养,而是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齐王不能用孟子为君师,孟子也就离齐王而去了。
【《孟子》简读之万章篇010】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967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