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颠覆认知,只有这样的柏杨,才能写出这样的历史观

《圣经》中有一个故事,众人抓到一个妓女,纷纷唾弃鄙夷她,于是将她带到耶稣面前,准备按照法律,用石头砸死她。

耶稣说:“你们中有谁觉得自己是无罪的,就去向她扔石头吧。”

众人听了,沉思片刻后,都没有向她扔石头,而是一个一个的散开了。

柏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人史纲》中就引用了这个故事,而后略带讽刺地说“幸亏故事发生地点不是在中国,如果在中国,那么深受孔孟教诲的中国人为了表白自己的无辜,一定是纷纷向她扔石头。”

不得不说,柏杨先生所说真的一针见血,直击人性。在他所著的《中国人史纲》这本书中,用幽默又极具讽刺的语言,写出了完全不一中国史书,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史书的认知。

01.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给我们不一样的历史视角

因是在监狱完成,创作过程十分艰辛,参考资料也十分缺乏。柏杨曾经形容在狱中写书的艰难过程,指出:

“丛书是我在火炉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版,和著汗珠,一字一字的写成。参考书的贫乏使我自惭,但我别无他法。而且心情惶惑,不敢想像这些艰难写出的书稿,会遭受到什么命运。所以不可避免的会错误百出,唯有乞求方家指正。”

作为史书,少了参考资料的佐证,书中确实存在一些差错,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终究是瑕不掩瑜。

如果你已经有健全的历史观,那么应该读这本书,它可以补充你曾经忽略的视角,如果你只是看过历史教科书,那更应该看看柏杨的观点。

正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全书较之其他中国史书,有明显的区别。

其一,该书从盘古开天为始,八国联军入侵的晚清为终,横贯古今。通读完后,你会由衷的赞叹柏杨惊人的记忆,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

其二,这本书之所以叫做《中国人史观》,而不是中国史,多了一个“人”字正是它的与众不同。

因为它是以国家民族和人道人权为取舍标准的。虽然不及其他史书那样中立与客观,但是却从不一样的视角去诠释历史。

其四,柏杨舍弃所有无谓的尊号,而是直呼其名。不再是唐高宗、汉高祖,而是李治、刘邦。仿佛将这些帝王将相一个个拉下神坛,视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去批判。

02.历代尊崇的儒家文化竟然是“祸国殃民”的元凶

儒家当属中国最大的学派,而其第一代掌门人孔丘更是被尊称为孔圣人,为历代儒客所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各地都有文庙祭拜他。

但是,儒家所尊崇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这些本应美好崇高的精神,却在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成为了“祸国殃民”的元凶。

首先,礼仪和孝道,被儒家推崇的过于繁琐而迂腐,比如守丧三年这种所谓孝道,当一个人父母过世,他必须三年内不能从事生产,不能做娱乐活动,不能与妻子同房,不能洗澡。

这种做法不但对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即使对今天,这种反人性的做法也不会被推崇。

孔丘的另一种核心思想就是崇古非今。他认为,所有过去的都是好的,所有今天的都是不如过去的,用圣人的经典,解释圣人的经典,用古人的话,证明古人的话。

你会发现,凡是进步的改革,都会被儒家全盘反对,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商鞅变法以来,再没有一个成功的改革。

儒家思想真正发迹的原因是因为孔丘的另一个思想——尊君。其实在孔子创立儒家三百年来,一直都是备受打击和轻视。

但是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儒家学派有了新的机会,就是由他们来制定朝见皇帝的礼仪,即“朝仪”。

于是,我们就看到电视剧里那一幕幕隆重又繁琐的朝廷礼仪,大臣们卑躬屈膝,磕头跪拜。儒家用此来表示对君王的尊重和臣下的卑贱。

任何一个皇帝在这样的阵势下怎么能够保持谦虚?皇帝成了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也就变成了一个狂妄自大,不懂得体恤民情的暴君。这些都与儒家最得意的杰作“朝仪”分不开关系。

03.开国元勋朱元璋变成了自私愚昧的变态

《明朝那些事》的火热让很多人粉上了明朝,但是看《中国人史观》,在柏杨的笔下,明朝却是中国的大黑暗时代。

大概也是在明朝的时期,西方走出了中世纪黑暗世纪,开始了文艺复兴,而我们中国却正好相反,进入了黑暗。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皇帝罢工记录。

作为开国元勋,朱元璋一个草根贫民,能力和智谋按理说应该被人肯定。但是在柏杨认为,他却是一个心理极度扭曲的人物。

也正是因为草根出身,朱元璋自卑感过重,导致每天的屠杀。那个时期,中国成了恐怖世界,每天官员们早上入朝,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来,合家才有了笑容。

他对中国人最严重的伤害,一方面是在政治上滥杀无辜,建立起的绝对专制集权制度;另一方面是用“文字狱”和“八股文”,彻底否定人性的尊严,严厉地禁止人们独立思考,这些是形成“酱缸文化”的主要特征。

柏杨认为,中国文化和物质文明,直到十四世纪都比欧洲进步,但是朱元璋却使这种进步停止。以致十九世纪欧洲人入侵中国时,中国已堕落成一个白痴般的部落,至少落后三百年,根植于此。

其实,从其他角度来看,明朝也并没有柏杨所说的那般不堪,明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尝试普及教育的朝代。朱元璋没有读书的机会,但是他理想的社会,教育却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在教育制度的建设中。

有数据记载,明朝皇帝虽然对文臣不是很友好,动不动就打板子甚至砍头。但是明朝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论阶层而是以科举考试来做官的朝代。

在明朝195名高级官员中,就有17名是父母早逝,家境贫寒之人,又有92人是祖辈没有做官,也并非名门望族之人,14人是普通家庭,其实他们都是凭借科举步入朝堂的。

正是因为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是在蒋公白色恐怖的监狱里写的,所以他才会在书中格外歌颂人权,批判专制,对于明朝这样专制集权过分的朝代才会深恶痛绝。

04.柏杨的文字,藏着他的一生

不要把《中国人史纲》当做史书去读,因为它藏着柏杨的一生。

柏杨从河南辉县的一个破落的家庭走出来,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半生颠沛流离,没受过正规的史学训练,更没有儒家传统史学家的考据功夫,

柏杨中年清白之身无辜遭受牢狱之灾,长达9年之久。他坐牢之后,绝食自杀未遂,转而以研究历史遣怀。

这种遭遇使他形成了一种极端激烈且不妥协的性格,长期的这种情感使得狱中做史学研究的他在笔下自然倾注了一种情感。

也许出于自身遭际,他本人对于传统文化是持破坏性态度,这也许就是有人评价他的文章有着“矫枉过正的自虐史观”。

马未都的一句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残留一个道理。”想要一味的去探求某一历史的真相,倒不如去了解新的史观。

正如那句古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也是读这些历史书籍最有意思的地方。

最后,用柏杨先生的一段话来收尾,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他对祖国的一腔热情。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当中国衰落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唯一的立足点。所以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以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99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