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读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有感

《臧哀伯谏纳郜鼎》这篇讲的是鲁桓公二年夏天四月,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事。

    臧哀伯进谏道:“作君主的人,应该发扬美德,堵塞违礼的行为,来为百官做出表率,就是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所以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

所谓美德,就是节俭而有法度,上下尊卑有礼数,并用纹彩和颜色、器物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把这些摆在百官面前,百官才感到警戒和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现在摈弃美德,树立违礼的坏榜样,把别国贿赂的大鼎安放在太庙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如果百官都来效法,又有什么理由去惩罚他们呢?

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的原故。现在,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什么比这更显眼的?武王灭了殷商,将九鼎搬到洛阳,当时的义士尚且认为他做的不对,何况把明显的违德招乱的贿赂物放在太庙里,又将怎么办呢?”桓公不听。

    周王室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大概会在鲁国世代享受爵禄吧!国君虽然违背了礼制,他却不忘用昭德塞违的道理去劝谏他。”

臧哀伯这篇谏辞,并不先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这件事如何不对,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势,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会职责是“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接着就从礼制这个大视角,连用七个排比句,从七个方面,即“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来阐明君主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根本社会责任;然后,话锋一转,才落到桓公“纳郜鼎”这件“灭德立违”的事情上来。并在指出这一事件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以后,还用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雒邑”招来“义士”非议的历史教训,警醒鲁桓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灭德立违”的错误举措的危害性。这篇谏辞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

    这一篇给我的启示是:在一个国家中国君是百官的表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礼制度,如果一个国君接受来路不明的贿赂并且向百官展示,难免会上行下效让百官觉得接受贿赂是合理的。对一个家庭父母是孩子的表率,如果父母一天到晚只会耍手机看短视频,就不要怪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身体力行,身教大于言教。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001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