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课堂里》读书小结
这两天,边继续教育培训,边把这本书看完了,随便写点什么,作为告别此书的“仪式”吧。
话开别题,先说一下今天的活动日常,因为要参加早上6:30的团跑,怕错过时间,一晚上醒了几次,最后不到五点起来,简单洗漱,5:20出门,一路向东,时间充裕,跑的也慢,到人民公园6:10分左右,大概有四公里多。这一路,简直就是超级爽,真是久违了的感觉,早到阒寂无人、车,整个公路都随意了。今天的团跑,人不是很多,女同志就我和朱老师,难得的是,见到多年前的跑友;气人的是,朱老师比我年长,开始跑步还不到一年,刚开始,我俩是,我带着她跑学校操场,1公里、2公里的咕涌,现在可好,那家伙跟上跑团的帅哥们,一口气10公里,还5分的配速,哎,气死我了!幸好,还有果园一路陪跑,但跑不动,跟不上,也很丢人啊-----哎,樊使了!
言归正传,这本《活》感觉不是很很很喜欢,名家谈教育,可能是因为适合所有老师去读,说了很多共性的东西,面面到了,点点就弱了。就摘了些我感兴趣的话题:
“不要放弃对读书的信仰”,很适合我,脑子不行,就一直想通过读书来补,结果补了小半辈子,好像还是那样,没啥啥用,干啥啥还是不行,忘性还滔天啊。估计,我就是群众心目当中的反面教材,看,天天感觉挺认真,都40好几了,连个副高都没捞上------作者的境界,又安慰了我,“教师最大的丢脸,首先是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最大的耻辱,是读书太少,甚至不如学生------”,书里还说到怎样读书?①读教材,教参和杂志不能当作读书。②网络阅读不能当作读书。③忙碌,劳累不能当作不读书的借口。④匆忙“跳读”,不能当作读书,要耐心“专读”,也就是要选定一位名师,或一位学者耐心读。想想,自己读过余映潮、王荣生老师的书稍多点,教学风格上喜欢“青春语文”的王君老师。⑤不要离书太近,离自己太远。也就是说读书的第一要务,是建立书本和自我的连接,找到回到自我世界的通道。
“新时代中国教师教学新基本功”,猜一下第一个是什么?
1、“立德树人”。我的理解,“立德”要“立”自己的师德,同时也要“立”学生的“品德”,作为人正确的价值观是所有时代教育教学的终极归宿。
2、“研究”。作研究型教师,研究啥?“新学生”“新学习”“新课标”“新教材”说到这儿,8月份我们要去库尔勒,接受2024年秋季,新初一为期1天半的教材培训,接受外出培训,本以为终于被圣恩”眷顾“了,后来才知道是“大赦天下”的任务,好吧,人不能不知足,还是要以十万分的感谢,好好学习。
3、”融合“。这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包括跨学科融合、跨时空融合和五育融合。就说今年这次网络继续教育培训,主话题也是”跨学科“,小班课还好,都是本地名师老师上课,深入浅出,也有收获,到通识大班,都是邀请自治区大咖专家,好家伙,一顿”超导"输入,完全都摸不着北了,一连听了3个小时,懵圈啊!弹幕刷屏“老师讲的太好了,就是听不懂”。
4、“协同”。跨学科,家校社,人与人都要学会“协同”,甚至,将来和“机器人”教师也要协同。
5、“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初一公里,这是以“教育评价改革撬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代。现在的赛课,你敢不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路展课吗?
6、“数字化”。新时代的教师要会用“数字化”,信息时代,不会信息数字运用,马上就要掉链子。
好吧,今天就写到这吧,不想写了。开始读下本书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