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地之子·鸣沙山·月牙泉
7月23日,星期二,day3.
早晨六点在宾馆用过自助餐,6:30出发。途经大地之子。
大地之子是长15米、高4.3米、宽9米的巨大婴儿形象,婴儿趴伏在戈壁滩上,以天为背,以地为床,仿佛在沉睡中。这个形象象征着人类应该像婴儿一样珍惜和保护地球母亲。雕塑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运用3D数字技术一块一块雕刻而成,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更在心灵上引起深刻的共鸣。
它的创作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斌教授,董教授希望通过这座雕塑唤起人们对地球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他个人筹集资金完成了这座雕塑的制作,并将其无偿赠送给当地政府。如今,大地之子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然后向敦煌出发。
下午3点,就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
当地人养的骆驼,放在景点,供游客骑玩。五个骆驼一组,一个领驼人,若干个组在一起,成了长长的一排景观,在沙地的映衬下,更加靓丽!
这么多的骆驼,都在等待“接客”,据说,一天能出六七趟,一趟一小时左右。
这就是传说中美丽的月牙泉了,它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
我顺着人流攀登到山顶。这里也有路,是一架软梯子搭起的,节省很多脚力。如果往其他地方上,一脚踩下,沙子会掩埋到脚脖子,拔出来非常费力,走几步就会喘大气。
我正在诧异:上山有路,下山怎么没路呢?原来漫山遍野都可以下,光脚下最快。坡很陡,目测约45度。我心里正在害怕,这么陡的坡,会不会跌倒栽下来呢?
一个当地卖水人说,光脚两三分钟就下山了,在沙地想跌都跌不了。
我还很诧异,每个人都这样踩着沙子下山,沙子会不停往下滑,但这座山并没有往周边蔓延。鸣沙山到底有着怎样的结构呢?
关于名字,听说这里的沙子有孔洞,和别处的沙子不一样,风一刮,会发出呜呜的鸣声,故而“鸣沙山”。
回到客栈已经8点,去敦煌市区的夜市转了一圈,边儿是烧烤,往里走是文创品,然后右边一看,是沙洲食驿,就在这里点了各种喜欢吃的美食,以饱胃肠!
十点半结束。据说,这里的夜市会热闹到凌晨两三点,因为这里九点才天黑。但我们第二天还赶行程,需要早早休息,不能闲逛。
有机会的话,再来深度游一次,解解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