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乡人(八)戏班子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没有电影、电视,文化普及率极低的漫长岁月里。有一个团体天南海北地奔走,为人们讲述历史,传播故事,发扬了我国的戏曲文化,丰富了人们的心灵。
奶奶的好多故事都是听戏、看戏得来的,很多内容我都已忘记,只隐约记得有《卷席筒》之类的戏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白娘子传奇》首播的时候。奶奶变成了电视迷,每天一集不落地看下去,不会说普通话的奶奶,竟然把这部电视剧看得清楚明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奶奶年轻时听过以白蛇、青蛇为题材的戏曲。
我的家乡在鄂西北,那里与河南相接。所以,冬日里来村里唱戏的都是从河南来的豫剧戏班。对于豫剧我丝毫不懂,对戏曲舞台的搭建、布景,对戏曲演员的化妆、服装我都不了解。小时候的我们根本欣赏不了那些“咿咿呀呀”,我们爱的是那份儿热闹。
戏班子都是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到来,来村里之后要驻扎一个星期左右,要唱完所有的曲目才离开。戏班子虽是不请自来,但来村子之后大家都热烈欢迎。前三季的农忙过去,唯独冬季比较清闲。这清闲的日子里痛痛快快地饱看几天戏曲,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一些爱好戏曲的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整日里喜气洋洋。附近村子里的人也会特意赶来观戏,有戏班子来的日子,几乎是“万人空村”。大人们是冲着戏曲来的,孩子们自然是冲着热闹来的。说实话,我喜欢那些过去的古旧的年代,我觉得那时的人们更加浪漫,更加有追求,至少在精神追求方面远胜当代。在那些偏远幽僻的小乡村,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欣赏戏曲的心情,演唱山歌的雅兴,也还是有的,且参与度、参与面是深广的。
戏班子来了之后,就在村民家里住下,村长安排去哪家,就去哪家。他们带有自己的行李,只需几间空屋就能住下,没什么高的要求。 我上初一的时候,家里住过一次戏班子。班子里有几十号人,有大人、老人,也有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记得我在家写作业时,一个和我年纪一般大的女孩子走到我身旁,翻开我的书,看了看,问道:“你上七年级吗?”当时我觉得好笑,心想:“只有六年级,然后是初一,哪里来的七年级?若是这样计算,初二就是八年级,初三就是九年级。”其实,那是我的无知,七年级可不就是初一。现在想想那个女孩儿之所以对我的书本那么感兴趣,也许正源于她内心对书本的渴望。小小年纪就随大人到处漂泊,四处歌唱。只可惜我不爱看戏,也不懂看戏,竟没有去看看这个女孩儿在舞台上作何扮相,唱什么曲目?这成了我后来人生中的一个小小遗憾。
戏台一般由戏班班主指挥,村民们帮忙搭建,所需的物品都从村民家里取。那时的人们都很无私,也异常团结,只要是村里的事情,集体的事情,就是每个人的事情,没有人不支持。所以,有物者出物,有力者出力,这戏台很快也就搭起来了。更何况村里人觉得戏班在哪个村里搭台唱戏,是这村里的荣耀,一定要认真地操办,不能让邻村人笑话才对。
正式开唱的那天晚上,戏台下人头攒动,有些人还特意把女儿从婆家接回娘家看戏。本村人大多搬了椅子前去,有些邻村人没带椅子的,也到村民家里随便借了椅子,用完便还回去。我想努力回忆起戏台上发生了些什么,只可惜找不到一点儿影子。耳朵里只隐隐存有戏台上锣鼓喧闹之声和戏曲演员哼出的“咿咿呀呀”声,仅此而已。但台下的观众,坐着的或站着的,个个脸上挂着笑,一副满足的样子,还有一阵阵的喝彩声,这些又说明了一切。
戏班子来转乡巡演的时候,村里人像是参与了一次盛会,他们的那些快乐已经远胜于戏曲本身。虽然我就是个戏曲之盲,但这也并不妨碍戏班子带给我欢乐。直至今日,想起有戏班子到来的冬日,还依然觉得那些冬日格外温暖,格外快乐。
现在有了电视、电影,甚至网络,我明白乡村里的戏班子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至少它曾经的那些观众现如今都已渐渐离开这尘世,只剩下如我这般虽不爱看戏,却对戏曲还有着一丝丝依恋的人。戏曲文化不会消失,但乡村里的戏曲传承却从此断了线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