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武器级说服力” “乡下人的悲歌”与“特朗普崛起之谜”

知识点一:

扭曲现实力场:特朗普的“武器级说服力”

第一,故意制造一点错误,让自己被记住。

杜琪峰拍过一部电影,叫《以和为贵》,里面讲到黑帮社团换届,有三个候选人,阿乐、吉米和飞机。社团开会,问高层的意见。当时在场人开口,第一句就是,这个叫什么飞机的,我没听过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飞机从那一刻起,就不在考虑之列了。

这个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它却反映了一个关于影响力的真相。这就是,你要想影响别人,得先让别人记住你,否则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

怎么让别人记住你呢?想办法,让新闻媒体,让专家,包括你的反对者,都通通讨论你。那么,怎么让这些人主动讨论你呢?效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就是故意说错一点话,只要别错得太离谱就行。对于媒体来说,政客说错话的新闻更有热度,他们更愿意报道。对于对手来说,这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个批评自己的机会,他们也不会放过。

注意,这跟单纯的出丑犯傻还不一样。这里的错误言论,按照亚当斯的观点,是把正确的事情极端化。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极端言论。

比如,美国的非法移民,算不算问题?多少肯定算。但是,特朗普在当初竞选时,就把这个问题极端化,说要在美国边境建一堵墙。有人就站出来批评。但问题是,一旦有人批评特朗普,就要提到建墙的事。而一天到晚说建墙的事,就等于潜移默化地,把非法移民问题抬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时很多人就会想,对于这么重要的问题,谁最上心呢?是那个为此不惜建墙的特朗普。

这么循环一圈,这个当时看起来有点极端的言论,反而提升了特朗普的影响力。

第二,制造一个画面,比千言万语更管用。

比如,在2016年竞选期间,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受邀上过一个脱口秀节目。其中有个环节,是让嘉宾演情景剧。特朗普演的是个昏庸的总统,属于一看就不太聪明的那种。而希拉里演的是个酒保,为人风趣,很受欢迎。你觉得谁的角色选得更高明?

亚当斯认为,这是一场屠杀级的碾压。特朗普的选角完全成功,希拉里的选角完全失败。

你看,对于当年的特朗普来说,他竞选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他曾经是个商人。公众想象不出他成为总统的画面。既然公众缺这个画面,那好,特朗普就给他们这个画面。他扮演总统,就等于在别人心中建立了一个场景,原来特朗普当总统的画面是这样的。好不好另说,但至少这个选项出现了。

而希拉里扮演酒保,尽管角色本身讨喜。但问题是,作为总统,怎么能随便饮酒,怎么能成天待在酒吧里呢?总统应该保持清醒才对。就算很多人心里清楚这不是真的,只是表演。但是,他们在潜意识里,还是会不自觉地把希拉里跟酒吧联系在一起。你觉得这个效果能好吗?

借用亚当斯的话说,假如你想让人接受一件事,就想办法先让他想象到那个画面,以及,永远别让自己跟负面的东西绑定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看,这回的枪击照片,会不会影响大选的走向?这也是个很有思考空间的问题。

第三,遇到正面争论,不要正面回应,而是换个更吸引公众的新角度。

比如,主持人梅根·凯利曾经说特朗普有蔑视女性的言论。而特朗普的回复是,我认为政治正确是这个国家的一大问题,很多人就此指责我,但我没时间去表现政治正确。为了这个国家,我们需要力量,我们需要能量,我们需要速度,我们需要大脑,才能扭转局势。

这等于是在说,我没时间跟你纠结这点事,我有更大的事情要考虑。

再比如,2015年,教皇曾经说过一番批评资本主义的话。记者就问特朗普,你对教皇的话有什么看法?注意,不管特朗普说自己支持还是反对,都会得罪另外一批人。而当时他的回复是,假如教皇在我面前,我会告诉他,别说这些没用的。现在ISIS马上就要打到梵蒂冈抓你了。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类。

这等于是说,我没时间去讨论这些观点立场层面的事,现实世界有更棘手的问题,你们能不能关心点具体的?而经特朗普这么一说,他又把自己放在了观点的制高点上。

这些技巧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路,叫做,用理性影响非理性。说白了,就是绕过逻辑,影响别人。放在乔布斯的身上,有人管它叫扭曲现实力场。而借用亚当斯的话说,大规模错觉是人类的常态。科学家与催眠师都认为,人类自己觉得事实对决策很重要。但实际上,我们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个人事实,以求适应自己头脑中播放的电影。

知识点二:

“乡下人的悲歌”与“特朗普崛起之谜”

在万斯看来,底层白人最大问题不在于贫穷,而是他们失去了最起码的信心。向上的绳索太少,但可以跌落的深渊却无处不在。逆袭的关键不仅是找到这根向上的绳索,也在于对抗深渊的凝视。

《乡下人的悲歌》,讲的就是美国底层白人的生活。这本书也一度被称为,破解特朗普崛起之谜的钥匙。

《乡下人的悲歌》是J·D.万斯的个人传记,讲了他从锈带出生,一路逆袭考上耶鲁的故事。写这本书的时候,万斯才31岁,写了一本能解释特朗普力量来源的书,而8年后他又作为竞选搭档,成了特朗普力量的一部分。

从他的经历里,我们也能感受到,美国精英和这些所谓的乡下人之间,在想法上的撕裂,而且这个撕裂,还不是简单的钱的事。

里面肯定也有钱的因素,有人太穷,有人太富,但比这更严重的,是共识的撕裂。在这些所谓的乡下人看来,一切都不可能变好,生活没奔头,自己完蛋了。

万斯打小就一直在不停地搬家。因为万斯的母亲,不停地换男朋友。母亲换一个男友,万斯就要搬一次家。每搬一次家,万斯就要重新熟悉母亲新男友的脸色,毕竟,人在屋檐下。

这回母亲又换男友,万斯有点不太高兴,就嘟囔了几句。当时他坐在车上,母亲开车。结果这嘟囔的几句,让母亲情绪突然失控。事实上,情绪失控这个事,在锈带的工人家庭里很常见。他们打小就习惯用暴力来宣泄情绪。但问题是,这回发飙的时候,正好赶上在开车。万斯的母亲猛踩油门,大喊着干脆一起死掉算了。

万斯吓蒙了,就喊了两句。这一喊更不得了,母亲一脚刹车,奔向后座,跟万斯扭打在一起。所幸,万斯从车里逃了出来,有好心人帮忙报了警。

但就在警察想把万斯的母亲带走时,万斯又琢磨,不行,万一真把母亲带走,他连住处都没了。小万斯就向警察撒了个谎,说刚才母亲没打自己。

母亲带着万斯,住进了新男友家。这个新男友本来还有个儿子,而且就在当天夜里,新男友的儿子还悄悄把万斯叫出来跟他一起吸毒。

注意,这只是一个10岁男孩,在短短两天里经历的事情。

而且贯穿万斯生活的,还有两件事。一是他得经常替母亲去验尿。因为母亲吸毒,而找工作要验尿。万斯就得去帮母亲作弊。有一回万斯跟母亲吵架,他说我只是希望你不要吸毒,能尿出干净的尿。就连后来好不容易考上耶鲁,准备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面试之前,家里还突然来电话,母亲毒瘾复发。没办法,万斯又得赶回去。

二是来自同龄人的影响。万斯生气的时候,总能找到一群朋友,他们有着类似的遭遇。这些青少年就组团出去搞破坏,比如用球棒砸坏公共卫生间里的马桶。

这根本就不是单纯的钱的问题。而是对万斯这样的人来说,不管他付出多少努力,那个来自深渊的强大吸力,都始终如影随形。这个吸力可能来自原生家庭,可能来自身边的同龄人。总之,就好像他的脚下跟着一个黑洞,稍不留意,就会跌落进去。过去很多人形容,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而对万斯这样生活在锈带的工人家庭的孩子来说,脑子里是一个小天使,要对付整个舰队那么多的魔鬼。想往上爬,太难了,哪里去找那根向上的绳索?想往下掉,只是一出溜的事,到处都是深不见底的大坑。

在万斯看来,母亲也是受害者。她这辈子也没遇到过什么好人,结过几次婚,丈夫一个比一个不着调。总之,好像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疯狂制造内耗的人。

好在万斯有个很刚强的外婆,后来万斯搬去跟外婆住,渐渐有了正事儿。一来,他选择去参军,借助军队这个外力,强行约束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二来,他开始拼命读书,每天只睡3个小时。这让他考上了耶鲁。三来,万斯确实遇到不少贵人,包括他的女友。万斯的女友家境不错。万斯在参加高档宴会时不知道怎么用刀叉,还得现打电话问女友。还有著名的投资人,被称为硅谷教父的彼得·蒂尔,据说万斯很早就获得了彼得·蒂尔的赏识。他后来的顺风顺水,据说也获得过彼得·蒂尔的不少帮助。

但是,万斯后来的经历,对锈带的孩子们来说,都属于小概率事件。他们更多面对的,是万斯前半段的地狱模式。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他会是什么想法?他不会相信什么美国梦,他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变好。进而就会把很多不幸怪罪到家庭和环境,自己也干脆不努力。

据说现在生活在锈带的年轻人,每周工作的平均时间,还不到20小时。他们觉得自己努力也没用,那些成功的人,要么是天赋太高,要么是运气太好。总之,跟努力没什么关系。这也是万斯所说的,关于共识的撕裂,人们不再相信凭借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根据很多媒体的评论,特朗普之所以能获得这部分人的支持,是因为特朗普在很多场合,正面回应了这些人的情绪。让这些人觉得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了。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逆袭这个事之所以难,是因为有时候,能把失败合理化的理由太多了。对万斯来说,他有一大堆理由堕落,而且每个理由都不能怪他自己。但是,最后成功的人,往往是能够对抗这些理由,拒绝把失败合理化的人。就像万斯小时候外婆对他说的,千万别像那些怂包一样觉得现实对自己不利,你想做什么都能做到。

锈带,也就是美国没落的老工业区。就像铁生锈一样,被称为锈带。居住在这个区域的,是美国的底层工人。他们自称为乡下人,也有人管他们叫红脖子,更有甚者,还有叫白色垃圾,或者白渣的。从这个称呼你大概能听出来,他们跟美国的精英阶层不搭边。

特朗普更了解。所有给特朗普投票的乡下人,都说特朗普是懂他们的人,能看到他们的真实需求。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12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