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智慧始于记忆,记忆不只是死记硬背

    昨天边洗碗边听《认知天性》,讲到记忆宫殿一段,想到参加的网上记忆力培训,当时打动我的一句话就是“万个智慧始于记忆”,而这句话恰好是刚读到的《认知天性》中的内容,但当时对记忆宫殿的内容没有感觉(至少是现在觉得)。

  《认知天性》是有朋友在文章中介绍说,颠覆我们的认知,记忆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被检索。也就是需要在不断地检索使用中,才能记住,不是记住了才能被想起,比如考试时想不起来,交卷了就想起来,能说没有记住吗?但是对考试无用,也就是不能被检索到就没有意义,只有能够被及时检索才叫知识。

    光靠死记硬背,最大的弊病是以为自己记住了,其实只是背的时候记住了。反而会以为如同建房子,今天砌了两块砖,只要不被外力折除,它就可以一直存在,第二天,或者是一百天以后,甚至是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都可以接着砌。而记忆住的东西如果长时间不用,很快就忘记了,称为先快后慢的遗忘曲线。

    换用检索的概念,想要记住一样东西,就不断去检索它,只有能够被检索到而且是快速检索到,才可以称为知识。比如我现在写下来,就是一个不断检索的过程,可能才是写下来的意义。

      写下来是思考的挖掘机,行动的发动机。

    理解了记忆是一个不断检索的过程,也就理解了“学习真相是足量重复”,想学会一样东西,就需要花上足量的时间不断重复。“学习不是要记住没有记住的,而是把觉得记住了的记得滚瓜烂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助你一臂之力。”《自学大全》中这样说。

    足量重复的意思就是记住了为止,就是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一步一步地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因此记忆,首先要记住关键点,也可以理解为一些概念。在《好好学习》中称为临界知识,是借用了核物理中的临界质量,也就是当核物质达到一定的质量,才会发生核爆炸。因此需要有一些关键性的知识点,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打通相关的知但链接,让记忆的效果更好,记忆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好起来的。

    因此觉得记忆不是光靠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换着不同的方式去不断检索。书中介绍了马克•吐温教女儿背历史,在家门前的小路上,钉上不同的树桩,再将按时间顺序把要记的事件挂上去,孩子边走边说出相关的时间和事件。

    这个方法在记忆法中称为记忆桩。可以实际的树桩,也可以是身体各部位(也可以叫人生体桩)随时可用,还可以是家中的场境,当然最难的是把要背诵的内容与“记忆桩”联系起来,把知识点挂在树桩上,让桩子与要记的知识点产生联系。

    记忆力培训中,就用额头、眼睛、鼻子、嘴、脖子、胸、腹、大腿、膝盖、脚十个部位,记住莫言的十部著作。用额头对应《司令的女人》,从眼角扣出眼屎,原来是《藏宝图》,用《白棉花》塞住鼻孔,红红的嘴唇代表《红高梁》,用五根手指捂住脖子学《马语》,胸口是《良心作证》,腹部的气太多就会《爆炸》,一个女人扯住大腿不想去的《代嫁公主》,膝盖中了《四十一炮》,最后是用脚踩住了一只《蛙》。

    将一个个独立的词语,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当然就记得更牢(长时间没有检索,现在也记不全,查询补充了几个)。却记得让知识点关联起来的五种方法“折箱子倒鞋”:折字法、相关法、增减字法、倒序法、谐音法。

    万千智慧始于记忆,没有记忆一切为零,但是记忆不只是反复背诵,是能够快速检索出来,而检索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练习,学习的真相是足量重复。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13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