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故事会》:甄士隐的了悟之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姑苏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在姑苏城阊门外有一条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一座古庙,因这古庙地方狭窄,人皆称作葫芦庙。在葫芦庙旁,有一户姓甄的人家,是当地的乡宦,虽称不上十分富贵,但家境也算殷实,在当地算是望族了。

甄家姥爷名叫甄费,字士隐。这甄士隐虽饱读诗书,但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甄士隐有一女儿,名叫英莲,年方三岁。甄士隐视为掌上明珠。

这日正午,甄士隐在书房闲坐,一时来了困意,随伏案小憩。忽见一僧一道缓缓而来,且走且谈。甄士隐甚是好奇,便凝神细听,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它去经历经历。”

甄士隐听这一僧一道说些云山雾罩的话,不解其意,更不知这“蠢物”为何物。于是便凑上前去,向那一僧一道施礼问道:“二仙师方才所谈因果,在下不甚明白,能否备细一闻,在下洗耳恭听。”那僧道:“此乃玄机,不可泄露。”甄士隐又道:“不知那‘蠢物’为何物?可否一见?”那僧道:“若论这‘蠢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便把手中之物递给了甄士隐,甄士隐一看,原来是一块鲜明美玉。上面有一行小字,写着“通灵宝玉”。待甄士隐欲看另一面时,那僧便夺了回去,与那道人走进了一座牌坊,只见牌坊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有一副对联,上写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甄士隐意欲前往,只听一声霹雳,有若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甄士隐大叫一声,定眼一看,只见窗外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原来是一场梦。

甄士隐走出书房,只见一个奶母抱着英莲逗乐,方接过英莲抱在怀内,后又走出家门,抱着英莲来到了大街上。甄士隐刚一出门,就见对面来了一僧一道。疯疯癫癫谈笑而来,甄士隐心下自语道:“这一僧一道好像在哪里见过。”正疑惑间,那一僧一道就来到了甄士隐跟前,那僧道:“施主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不如舍我吧!”甄士隐只当是那僧人的疯话,便不予理睬。那僧人口中又念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听到此话,觉得甚是奇怪,心想:“这一僧一道看是疯疯癫癫,想必有些来历。”意欲上前细问,哪里还见得到二位的踪影。就在甄士隐痴想之际,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贾雨村走了过来。二人是老朋友了,见面打过招呼之后,甄士隐便邀请贾雨村到家中喝茶。贾雨村也不推让,便跟着甄士隐进了书房,小童献上一壶茶,二人便闲谈起来。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严老爷来了。”甄士隐不得不起身迎接客人。便辞别了贾雨村,歉意地离开了。

书房中,贾雨村无事,便翻弄书籍解闷,忽抬头看见窗外有一女子,原来是甄家的一个丫鬟,名唤娇杏,正在院子里撷花。那丫鬟也看到了贾雨村,不仅没有躲开,而且回头多看了两眼。贾雨村便以为这丫鬟对其有意。贾雨村见甄士隐会客很久,不便就留,便离开了甄家,回葫芦庙去了。

一日,正是中秋佳节,乃团员之日,甄士隐又邀贾雨村来家中做客,贾雨村甚是欢喜,二人对酒当歌,相谈甚欢。酒酣耳热之际,贾雨村高吟一副对联:“玉在椟中求善价,才于奁内待时飞。”甄士隐听了,道:“雨村兄真是抱负不浅也!必不是久居人下之人。”雨村叹道“非晚生口出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下囊中羞涩,神京路远,无法赶考。”甄士隐乃是爽快之人,不等贾雨村说完,便说:“兄为何不早说,余早有此心,但又恐唐突。今谈及此,‘义’‘利’二字,却还识得。”随命人取来一个包裹给了贾雨村,包裹里装着五十两银子和两件冬衣。贾雨村略表感谢,二人仍是吃酒谈笑,三更天方散。

次日贾雨村收拾行李,便往神京赶考去了,没想到这贾雨村一考便中,后来做了大官,飞黄腾达了,此乃后话,暂且不提。只是可怜这甄士隐一家,家败人亡,妻离子散,真是命运难测。

时光流逝,又到了元宵佳节,甄士隐命家人霍启带着英莲去看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哪知就这么点功夫,这英莲就被拐子拐走了,霍启回来看时,已不见了英莲的踪影,寻了半夜无果,霍启吓得不敢再回甄士隐家了,连夜逃往他乡去了。

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派人四处寻找,哪里有女儿的下落。夫妻二人,半生只有这一个女儿,一旦丢失,整日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由于思女心切,一个月来,夫妇二人相继得病。然而祸不单行,这日正是三月十五日,葫芦庙里僧人炸供,那些和尚不甚,失了火,火势蔓延很快,无法控制,随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甄士隐家也被烧成了瓦砾场。

无奈,甄士隐只好带着妻子和家人来到了自己家的田庄过活,哪知年成不好,水旱不收,鼠盗蜂起,田庄也难以安身。甄士隐一家只好投奔岳丈家去了。

他岳丈名唤封肃,虽是务农,但家中还算殷实。见女儿女婿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快。见甄士隐还携带来点钱财,便半哄半赚,给了甄士隐一家两间屋子,甄士隐一家勉强度日。此时的甄士隐已是暮年之人,加上贫病交加,渐渐地显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一日,甄士隐拄着拐杖在街前散心,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疯癫癫,麻屣鹑衣。口内念念有词。甄士隐听得仔细,只听那道人念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不解,上前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好’‘了’‘好’‘了’。”那僧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需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甄士隐乃聪慧之人,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随灵机一动,道:“待我将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那道人笑道:“你解,你解。”甄士隐便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道人听了,拍手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再看甄士隐,不等道人说完,就抢过道人肩上的褡裢,说了一声“走吧”,便随着那跛足道人飘然而去,不知所踪了。

后记:余读《红楼梦》已有些时日,一开始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红楼中的故事渐渐烂熟于心,《红楼梦》这部大书尽管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可以看成是一个又一个故事串连起来的长篇。余闲来无事,想取其中的经典故事叙述一遍,文字不限多寡,随性而至,<<>做个连载,取名曰《红楼故事会》,本篇为开卷第一回。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315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