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雅与俗

郑重声明:文章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喝茶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最初却是文人雅客的爱好。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到普通老百姓,从而形成了雅喝和俗喝的两种风格。最近读了周作人和鲁迅两兄弟的同题文章《喝茶》,使我对喝茶的雅和俗有了更深的理解。

周作人的《喝茶》这篇文章,先从徐志摩说起,说徐志摩在一所中学讲过“吃茶”,可惜他没去听,也没见徐志摩把讲稿写成文章。但他推想徐志摩肯定是在讲日本的“茶道”,他对日本茶道的理解:茶道的意思,可以说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接下来他没有展开来写日本的茶道,而是讲英式的下午茶,红茶与黄油面包,认为这是当饭居肚饥时食之而已。他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中国人去茶馆左一碗右一碗地喝半天茶,虽有点喝茶的意思,但太洋场化,还是失了本意,只有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但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称不上喝茶之道。他举了三种喝茶方式,英式下午茶,茶馆喝茶,乡间喝茶,一层层递进,越来越接近于他认为的茶道,但终究是差了那么一点。

很自然地引出了他心中的茶道,那就是四美俱全。“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他的意思就是要环境美,茶叶好,清泉水,二三知己,放空心情喝茶,喝完后再去为名为利继续各人胜业。喝茶就是跳出尘世外,不在五行中,尽情享受此刻的美好。

喝茶还得配一点茶食,但不能是饱腹的吐丝面包,也不能是瓜子,而是轻淡的茶食,比如唐代时传到日本的“羊羹”,江南茶馆中的“干丝”“茶干”,周德和的五香油炸豆腐干等。这种喝茶的风格实际上还是呼应文章开头的日本茶道。体现的是他的生活哲学,“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也是他一贯的生活美学,讲究四美俱全。

鲁迅的《喝茶》是完全不同的文风,开头说某公司又在降价,去买了二两好茶叶,开水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地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他一向喝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这种喝茶方式当然是不对,泡绿茶的水温最好是80度左右,而且不能放在壶里闷,这一段透露出鲁迅喝茶不讲究,平时喝粗茶,偶有好茶也不讲究泡茶方式。

他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好以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甘,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当他写骂人的文章的途中喝下去,还是像喝粗茶一样了。这段话很有意思了,他其实是知道好茶如何泡出色香味来,也能品出好茶来,但要“静坐无为”时,当他“有为”时还是像喝粗茶一样了。这一段比第一段的意思递进了一层。

接下去是文章的核心。“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受。”做苦力的人口渴时,喝最好的龙井茶和喝热水没区别,写文章时的鲁迅喝好茶和喝粗茶是一样的,不得闲的人无法享受这清福。没有良好的嗅觉味觉感觉的人也不行,比如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老农也只会觉得到了割稻的时候了,不会去伤春悲秋。

鲁迅针对这种“特别感受”单独展开,“有人认为这种细腻敏锐的感觉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他举例说痛觉,既受苦,也自卫。如果痛觉太敏锐了,连衣服上的小刺、接缝、线结、布毛都感觉到,倘不穿“无缝天衣”,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就活不下去了。但假装敏锐,自然不在此例。鲁迅讽刺那些上等人,把喝茶吹得如何高大上,就像不穿“无缝天衣”就活不下去那样,是假装,是病态。

文章结尾,“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比较,就明折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鲁迅所谓“不识好茶”,简单直接地去喝,强调喝茶的态度,以我为主,顺其自然,不必太在乎茶的好坏,也不必太在乎别人都是怎么喝茶的。他反对为喝茶而喝茶,把喝茶弄得神乎其神的所谓雅人,上等人。周作人喝茶比较讲究,想通过喝茶追求更高的境界,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我比较赞同鲁迅的喝茶态度,不用太讲究,简简单单地喝。也欣赏周作人的喝茶方式,和三二好友在一起,选一处整洁雅致的茶室,好水好茶好茶具,就着一碟碟吃不饱的茶点,消磨一个下午,享受生活的美好。其实,人生在世,喝茶也好,喝酒也罢,并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可以豪爽,牛饮,也可以细品,慢酌,只要自己喜欢,条件允许,讲究一点也无妨,只是不要讲究到病态的程度。

这两篇散文都堪称名篇,文章抓住一点,散开文笔而写。周作人讲喝茶从日本茶道说起,只点一下就略过,通过英式下午茶,茶馆大碗茶,乡间古风茶,层层递进到真正的茶道,详细写喝茶的妙处,上升到生活的艺术和哲学的高度。鲁迅讲喝茶开门见山就是感觉好茶吃出了粗茶的味道,突出的是不讲究。怕读者误解茶叶不好,解释用盖碗泡出了好茶的色香味,静坐无为能品出来,写文章时喝还是和粗茶味道一样。通过好茶和粗茶的对比,引出两种人的对比,雅人或者上等人,俗人或者做工人,从对比中得出结论,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周作人的喝茶更有韵味,鲁迅的喝茶偏重思想,都值得学习。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34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