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苦,何尝不是一种觉知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是二十年前。

大学寝室纸醉金迷在言情小说的时候,对床的王老五拿了一本不一样的书——《文化苦旅》。

从此,她在我心中定格成不一样的存在。

只是那个绚烂又轻狂的年纪好像和这生涩肃重之旅并不搭调,这是我给自己错过它找的借口。

人生就是如此,命中注定会遇到的,兜兜转转还是会重逢。

前些日子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暮天归思》,没有原本以为的沉重萧肃,倒是淳厚真挚之下闪动着浩然的灵动之气。

我羞愧于这些年的自以为是。想来也是,那些真正顶级的高手哪个没有逍遥超脱之性,单纯赤城之心?

于是,我重拾起先生的早年之作《文化苦旅》,弥补一下这些年的孤陋和傲慢。

1991年余秋雨先生在递交了23次辞职报告后,终于被允许辞去高校校长职务。他当时辞职的理由是——去寻找千年前的脚步。全国哗然。

此后他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从此,甘肃高原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灰色布衣的孤独步行者。

那年先生45岁。

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由此,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

可是,当我跟随着先生的脚步,走进《文化苦旅》,却没有看到冷漠和严峻,倒是从一句句文字里升腾出一个激情满溢的精神宙宇。它灿若莲花,奔腾如注,让每一个遇见它的人都在这浩瀚的苍宇中一起振臂翻腾。

我拾捡出这浩瀚宙宇中的光光点点,把它们珍藏在心底。或许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我们不期而遇,它便再次如漫天莲花般盛放,香飘逸远。

01 莫高窟——一千年的生命

我很为难。

本想在先生的《莫高窟》中,摘录出些许让我沸腾的句子。可是,从头到尾,句句都是。

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种感觉,是怎样细腻,怎样丰富,又怎样博学的人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

他站在莫高窟,面对三危山,当年决心开凿洞窟的乐樽和尚赫然眼前。

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

先生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它是层层积累的叠加,如经年的地质记录着岁月的刻痕。

青褐浑厚的北魏遗存,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色彩喷射、肆意奔放的大唐,活出生命最本质的绚烂。色彩不乏雅致的宋代,却多了拘谨,少了快乐……

它太丰富了,像一种聚会、一种感召、一种狂欢,一种释放,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如此的跌宕起伏,如此的层层厚染。

先生说,谁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秘。中国应该有一个赫尔曼·黑塞,把莫高窟的丰富,刻画得激动人心。

原来先生也喜欢黑塞。

02 阳关雪——天地记录的忠魂

告别了莫高窟,先生循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

冒雪而行,雪霁初晴。

他站在冰雪初融的罕迹山脊,天地间只此一人。茫茫雪岭中,一座座沙坟袒露在穹庐之间。

他用时光的想象在背后的萧肃大漠中轻轻一圈,那茫茫雪岭片片碎落,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战马踏出的烟尘,鲜血喷涌的朱红,跌落马下的一瞬间,战士眼中闪现出中原慈母的白发……

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知力的。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高手都有一个特征——细密的感知颗粒度——一个人捕捉事物的敏感程度。

高手既可以极其细腻地感知和共情,又可以轻易让自己超脱之外,不陷于之中。

世界把它相同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有的人看到了细胞的层面,有的人看到了分子的层面,有的人看到了原子的层面。一滴水可以是一片海洋,一粒沙可以是一个世界。

这不是一种功夫,这是一种境界。

03 潜藏深谷——月牙泉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这美色,说的是月牙泉。

先生当年去的时候,想来响沙山和月牙泉一定是一块未被发现的璞玉。

茫茫大漠,回首,只有一行脚印如飞天的丝带,缓慢而平静地画出一道缥缈的曲线。一边是脚下,一边是天边。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寥寥数笔,就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广袤、安静、纯美、细腻的边塞大漠。

最美的文字一定是会画画的。

先生费尽脚力才战胜了温柔绵软的沙,来到山顶。可心中却升起无限的懊恼。

就在他起步攀山的谷底,却潜藏着一湾清泉,横卧山谷。此刻的心情,像是与深爱的姑娘擦肩而过。

下面对姑娘的描述,真让人拍案叫绝。

先是像老父亲一样嗔怪,你怎么跑到这里!

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

思绪胡乱飞扬之后,费力登峰的余先生得出了一句富含哲思的话: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于是,先生又从沙山顶滑向月牙泉,走向那个熨帖大地的美色,让自己同她一起潜伏谷底。

04 卑处一隅——都江堰

如果说月牙泉是深藏谷底的灵动少女,那么,都江堰就是卑处一隅默默奉献的老者。

我去过都江堰,书中描述的景致也同先生一般震撼。倒是文章提及的一个名字和他的故事,是我之前不曾深想的。

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父子。

在这之前,一直以为李冰父子是妥妥的水利专家。读来才知道,我是把顺序搞乱了,颠倒的顺序,却让我看到了一种超乎平常的胸襟和担当。

公元前251年,朝廷下了一道不起眼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西南蜀地,自古旱涝无常,百姓深受其害。李冰既为一方父母,自然要为百姓思虑。他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深研水利疏导,为民解忧。

就是这样一份责任,成就了一位造福千古的实践科学家。

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至今仍是水利工程的基础。

千古都江堰因为一份担当让旱涝无常的西蜀成为现在的天府之国。

记得前几年西南洪水,所过之处,一片萧瑟。可是,洪水到了都江堰,像受了驯制的猛兽,滔滔然井然有序地通过,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而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份智慧来自于胸襟,来自于慈悲,来自于责任。

今犹在的万里长城,一半壮胆,一半排场,充斥着秦始皇的独裁和残忍,而都江堰却卑处一隅,为千年华夏默默奉献。

李冰父子,没有留下任何生平资料,只留下坚挺的水坝一座。

70年代,在都江堰淤泥下寻到下李冰石像,经年侵蚀,头部残缺,石身侵蚀,可石像的手里却还牢牢握着长锸。

“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

他该受我们深深一拜。

05 天一阁——艰辛的传承

天一阁在宁波。之前匆忙去宁波似乎没有注意过它。

这一次看先生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宁波的天一阁如此厚重沧桑,跌宕回肠。以至于我突生愧疚,自惭浅薄。

天一阁,是一座藏书阁,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其创始人范钦,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为此阁命名。藏书阁怕火。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阮元说:“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古代藏书并不易。从收集、甄选、整理、借阅到传承、每一步都需要人力、财力、学识和能力。

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范钦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为了找到真正不图利益能真心看管藏书阁的后人,他立了一个特殊的遗嘱。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藏书楼。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口,愿意承接藏书阁。

于是,一代代精神不熄的接力至此开始。

为了保护藏书,范钦和他的继承者们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子孙不得无故登楼,不可私领亲友入阁,不可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范氏家族规定,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等程度,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

可是,书就是给人看的,此法藏书,意义何在?范氏子孙在长久的默默守护中,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大学者黄宗羲先生要想登楼看书,这给范氏家族很大的震撼和启发。他们一致同意黄宗羲登楼看书。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这是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现。

再后来,乾隆编撰四库全书,天一阁献上了大量书籍。虽未归还,这也算使藏书的真正意义得以彰显。

藏书阁在历史的沉浮中,颠沛地来到了近代。等待它的,是一轮新的考验。

范钦老先生想到阁楼的设计,想到图书的收藏,想到防火,想到承传,却万万没想到——偷盗。

君子永远想不出小人的招数。

战乱之时,小偷潜入藏书阁,盗取藏书,偷偷运走,私下和外国人交易。这一偷,藏书阁一半图书消失殆尽。

当时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天一阁遭此浩劫,便立即拨巨资抢救,保存于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里。而最终“涵芬楼”又在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焚毁。

近代,让人心痛。

天一阁如今依然矗立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看着岁月跌宕。

它已经超越了一座实际意义的藏书阁,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承艰辛历程的记录。

余秋雨先生那天去天一阁,大雨滂沱,院内积水极深,举步维艰。先生说,初次见面,上天一定要将“天一生水”的奥义活生生地演示给我看,同时又逼迫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

也许,上天总会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安排一些特殊的仪式,提醒我们要心怀虔诚和敬畏。

合上书,我在想,先生为什么要用“苦旅”来形容这个旅程。

记得先生在行至庐山之时,因为道路太便通,很快便到达山顶。

这样的便捷,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那大概是自身的感悟与山水宁静的往环,与万物真挚的默契。似乎只有手抓脚爬的艰辛,才能与这山水产生真正的联结,才能把自己的生命真正地熔铸在这山水之间。

太舒适,便丢弃了自然对人的险阻,也丢弃了它对世俗的超拔。

苦,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觉知。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前几日和王老五提起她当年的《文化苦旅》,她笑着说,那时就是装文艺女青年,其实,啥也没看懂。

有时候看书就像识人,我们记不住内容,却可以记住它给我们的感觉。足矣。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348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