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孩子学习不主动、不着急,总是提不起劲儿,我该怎么办?
准初三孩子,家长比孩子着急。 孩子的现状:都准初三了,提不起劲,不主动学习,物理化学英语不想背,老师提问也不会,成绩下降迷恋游戏,也不着急。
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教育这个词的原意:是发展人的内在力量。如果我们的教育站位对了,结果刚好是相反的,孩子是主动的,能提起来劲儿,物理英语化学是主动背的,老师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孩子有羞耻心,有上进心的,会反思、总结、改进。
成绩下降,孩子一定会去查原因。没时间去迷恋游戏。
教育的核心目的:“提取的力量”,把人内在的力量发展出来,而不是我们着急,我们比孩子还使劲。“皇上不急,太监急”。
学习是孩子的事儿,除了他使劲儿,你再大的劲儿也使不上。
我们反思总结的地方:站位的问题,就是我们太着急了,导致他不急,导致孩子主体性破坏。
教育正确的站位,比喻:我们其实就是媒婆,给人家介绍对象(我们把孩子介绍给了学习),
思考:我们给小伙子介绍一个女朋友,我们为小伙子未来的幸福负责,我们着急,什么事咱们说了算,你应该怎么跟女孩儿联系,送什么礼?怎么示爱?说什么话,如果跟人家姑娘说话没说到位,我们就着急吵人家小伙子。
这个媒婆在中间太强势,如果这两个人谈不成恋爱,其实媒婆表面上再替人家着急,实际上是这个媒婆导致人家俩人谈不成,人家俩人见个面你都得出现,人家说个什么话你都得知道!什么东西都得你控制和支配!两个人见个面、说个什么话和做个什么事儿都是被动的,都得通过媒婆,那么这个媒婆给人家撮合100年他俩人也产生不了真正的感情。
如果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必须让孩子跟学习直接产生联系。我们从经验层面反思:什么样的事我们会更有联系感。比如:孩子养了几年小狗跑了,孩子会特别难过。因为他付出了。
为什么我们家长在孩子这一块能这么着急,因为我们给这孩子付出了。这种联系感叫“责任”。责任就是在这种联系感当中产生的。给某个事物付出的越多,联系感就越强!责任感越强!在学习上或谈恋爱上就越主动。
这个孩子缺的是直接与学习产生联系的机会,所有孩子关于学习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爸妈与学习产生直接联系。哪怕成绩差,他是直接跟学习付出的,学习好坏没有人替你负责,那是你的事。
我就是个媒婆,我给你介绍一下对象,至于你们俩能否处好!是你们的事儿。你说你学不好了,你到我媒婆这儿哭诉一下,“可以”。我鼓励你一下,我理解你,我始终对你爱、接纳、欣赏,我就觉得你可以。你直接谈吧,去找人家吧!我们绝不横亘在中间,始终当中转站。
如果孩子的学习要对媒婆负责,而不是直接对学习负责。责任对象就有问题。孩子的责任对象是爸妈,而不是学习,他怎么可能跟学习有责任感?他是为爸妈的幸福和喜怒哀乐负责,他不是为学习负责的。
咱们是媒婆介绍一下就行了。让孩子的责任对象变成学习。孩子在付出的过程中产生了爱、联系和责任。推动他开始学习。
孩子迷恋游戏反应的是家庭缺少情感交流。我们会忽略对方的感受。
老师提问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也不着急,我们就想当然的认为他就不着急,想一下,当着那么多人回答不上来,孩子是什么感受?在情感上缺少触摸,缺少接触,缺少能体会对方的能力。你咋知道他不着急呢?你咋知道他不羞愧呢?咋知道他不难过呢?怎么知道孩子的无助感和愤懑感呢?
他是个正常人哪! 孩子迷恋游戏说明家里面缺少趣爸乐妈!缺少情感交流,这样的家庭会偏理性,孩子会孤独,感受被忽略,所以才会沉迷游戏,会通过游戏释放压力,压力通过人释放不出去(人都给堵死了,只好找游戏)。
建议:听第一季专业课,再听早答疑。 案例总结:我们太着急,孩子就不着急了,我们太主动,他就被动了,我们一直横亘在中间,孩子对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是否幸福来负责,他就没办法直接对学习付出,他的责任对象转移到我们身上,他是为咱们学的,他不是为学习学的。
咱们是媒婆,给人家介绍一下,咱不能掺和一辈子。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