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你的孩子天天看手机
最近,向我咨询的家长朋友越来越多了,把他们咨询的问题进行一个归纳,我忽然间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甚至于比重还要大一些,因为我对有的相关性问题,没有进行重复记录,这也是我分析问题的一个习惯,会让很多事情看起来,完全不是我们所说的那样简单。
“孩子玩手机了,还很严重,肯定已经上瘾了,从早上玩到晚上,从晚上又到了早上;从今天到明天,从明天又到了后天。看短视频,也看游戏,聊天也有,追剧看起来更严重,反正一放假就是这样了,刚开始还有其他生活,最近十几天,除了手机就是手机,啥都不做了!”
从电话中,我能感觉到这位家长的痛苦,对自己来说,生活中的重要核心,每天都用这个样子,来让自己倍受煎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谁遇上,谁都会像这位家长。但只有苦恼是不行的,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再来火上浇油,那就更不行了,有一种疗法叫“以毒攻毒”,在心理学上也叫脱敏疗法,总而言之,很多家长自觉不自觉的,都做了尝试。
“如果是孩子刚刚开始,我们觉得有点严重的时候,带孩子换一个环境,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就比如说去旅游吧。其实,改变孩子的生活规律,让他早睡早起,在运动和饮食上,进行有价值的努力,也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上面说的是一开始,你刚才描绘的情况,我想已经连带出很多问题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平和,像刚才你描述的,就有情绪在里面,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我给家长朋友的沟通,习惯了用这样的方式,先要让家长朋友觉得,他自己需要改变,这也是在观察家长朋友,如果家长朋友否认自己有问题,依然在强调孩子的严重性。那么,我就觉得,不可救药的是家长朋友,而不是他们的孩子了,因为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可以解决饿,之所以看起来没办法,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方向,而找到方向的前提,就是我们先要冷静下来。
从自己这里找方法,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的习惯性做法是看向外面,我们也以“改变了”外面来证明自己,这些都是虚假的。就拿孩子玩手机来说吧,我们在观察到孩子很严重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应该叫停,这就像把一个三天没吃饭的人,从美味佳肴中带走,人的自然需要得到尊重。只有尊重了人的自然需要,我们才能为自己的帮助找到方法,这也就是从自己开始的意义,因为我们不习惯于“尊重”啊。
“他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给他准备了他最喜欢吃的食物,可他说没有食欲,我再让他吃,他就开始发火,我就忍不住和他发火,夺他的手机,然后,我们就爆发了强烈的争执。最后,他屈服了,吃了一些东西,可以说这段时间,如果没有这样的争吵,他早就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了,都是我在强制,他先是争执,最后妥协。但这几天,他是无论如何也不配合了,是的,不吃不喝也不睡,就好像一个木头人,我看起来心疼啊,原来他看我哭了,也会配合,现在,他就像没看见,我都不敢回家了!”
这位家长朋友一定是憋了很久,说起来根本就停不下来,情绪看起来也很失控,幸好,语言逻辑还很清晰,这也证明了,许多进行咨询的家长朋友,都有特别好的素养,他们也在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办法,而不是只有咨询求助。我喜欢和这样的家长朋友交流,他们能够在我的建议中,知道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选择,而不是以为方法太多了,而出现了另外一种困境,这个办法不行就换另外一个,在优秀家长这里是不会有的,毕竟,孩子不可以用来实验,每一次努力都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好,要么是坏。虽然,这个好,或者是是坏,也许要经过一些时间,才能真正看出来,可是,如果我们自己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价值的选择的话,成长误差也就会最小,这才是我们需要有的。
“孩子很严重,我们更需要冷静,和孩子发生争执,看起来孩子不配合了,但他玩手机也会很烦,情绪是互通的,我的意思是,不能以为孩子烦了,我们就离开了,只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适度的刺激,也会让孩子有所解脱。这就像一个有烟瘾的人,在他特别烦的时候,会一根接着一根抽,如果我们在他旁边唠叨,他机会特别烦,烟也不想抽了,开始和我们吵起来,我们是为了让他不抽烟,他呢,烦的情绪没有了,烟也就不想抽了。玩手机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和孩子多一些交流,这要比冷眼旁观要好,当然了,这都是小技巧,需要我们有其他更有价值的方法跟上,旅游或者是晨练,一开始,不要让强度太大,摆脱手机要有一个过程,病去如抽丝啊!”
其实,我想说的是,孩子有一个兴趣,他投入的很强烈,这是成长欲望强烈的表现,玩手机和看本书,在孩子这里是一样的,想一想沉迷于武侠小说的那一代,许多人都会释然了。关键是不可以走极端,家长朋友别逼孩子太狠,留出一个空隙,让孩子有机会多一种选择,而不是只有手机了,孩子呢?他这个年龄,来得快去得也快,情绪到了,什么都做得出来,劲头没了,也就啥都不想做。
所以说,秋天已经来了,早晚的温度还不错,空气也挺清新的,自己烦了,到外面走一走,孩子,玩了这么多天手机,再玩一会儿,没什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