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都已过去,为什么还要让大家学习历史呢?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形势》中的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看看古人遇到同类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对未来迷惘无知时可以参考过去发生的事情,以此推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管仲学派认为,历史蕴藏着大智慧,可以帮助今人解决疑难问题。
从古至今,历史一直受到特别重视。
举一个典型例子可说明上述问题。
历代帝王是历史记录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动不动就拿自己和历史上知名帝王比较,这就是历史的一大功用:我要做的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好。
比如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了议定名号,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故而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称为“皇帝”。他是拿自己和三皇五帝比较,自认为比他们这些上古帝王还要厉害,秦始皇如果不学习历史,恐怕“皇帝”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号都起不出来。
自此明君圣主有了一个榜单,或者有了一个群聊,后世帝王只有成绩特别突出的才会进入明君榜单、加入圣主群聊。
有了始皇帝这个榜样,后世帝王也纷纷拿自己和之前的有道明君相提并论,随着时间的拉长,比较的对象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这个明君圣主的榜单也越来越长,群聊人数也越来越多。
汉代的皇帝自然也效仿尧舜禹汤、文武二王。
到了唐代,秦皇汉武、文景二帝也成了学习的榜样。
再到宋代,唐太宗也加入了这个榜单。
到了明代,成吉思汗、元世祖、宋太祖也进入了这个榜单。
再往后,明太祖、明太宗,甚至康熙、雍正也加入了群聊。
不学习历史,连历代明君圣主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们干过啥,自己也就没了对标的方向,自然也就无法成为明君圣主。
有了明君圣主就有无道昏君,历史也有一个无道昏君榜单,这个榜单是反面例子,每个帝王都竭力避免加入这个榜单。
这个昏君榜单中,夏桀、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隋炀帝、宋徽宗、宋高宗、明英宗等榜上有名。
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训,历代帝王们就有了当皇帝参考标准,只要照着明君榜单行事,杜绝昏君榜单行事,那么再能力不济也不至于落到昏君榜单。
这就是历史重要性的一个侧面。
历史上最重要的帝王都知道历史的重要性,普通大众就更不能忽视学习历史。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文科学问能够比得上历史的江湖地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