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持了主题为“教师教育孩子的优势”的分论坛
7月23日晚上,在全国第九届教育行走研修夏令营,我主持了一个以“教师教育孩子的优势”的主题论坛,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以“主分享+互动”的形式,着重从“教师的专业优势对教育孩子的帮助”这个角度探讨了教师教育孩子的优势。
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
当时,看到教育行走群里23日晚上的分论坛主题“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的脑海里几乎是马上就跳出了“教师教育孩子的优势”这个主题,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说实话,这个主题不好讲,讲来讲去很可能都是一些大家熟知的内容,讲不出什么新意,也很难启发新的思考,但是我还是想要讲讲这个主题,原因有二:
一是近两个月我一直在读张文质老师的著作,张老师在书中不断地呼吁: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生加以培养。他一再强调,好教师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比自己优秀的人。在7月8日的“教育行走进行时”的直播对话中,张老师再一次强调: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不仅是职业的失败,也是人生的失败;教师教育好了自己的孩子,不仅会成为教育的范本,也会成为人生的范本。张老师的这个观点直击我心。可现实中,很多教师桃李满天下,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既感觉到心痛,也感觉到遗憾,我认为这样的观点要让更多教师知道。
第二个原因是,随着教师工作的日益繁杂、忙碌,很多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失去耐心,常常引发亲子冲突或者感觉无力与无奈,而忘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个方面的专业优势,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这些优势,所以我特别希望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重新思考作为教师有哪些其他人没有的优势能够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帮助教师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回归专业与理性,并且树立信心,让他们的孩子成长得更好。
我为讲好这个主题做了哪些准备?
这个主题要怎么讲呢?围绕着主题可以讲哪些内容呢?如果只是讲教师教育孩子的优势会不会太单薄了?怎样讲才能让大家愿意听,还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呢?报了主题以后的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围绕着这个主题,我又想到了相关联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子女的成长情况怎么样呢?我回顾了自己从教三十多年来接触和了解的教师子女的成长,以及从当教师的妈妈那里获得的一些教师子女的发展情况,发现教师子女特别优秀的非常少,但是学业平平的甚至学业糟糕的却占绝大多数,近些年还常常听说有教师子女轻生的现象发生。这些现实在张文质老师的著作《我们这一代教师的精神面相》里也得到了证实,张老师说:“(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所谓的‘不好’,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品行不端、学业失败。”另外,就在前几天看过的一个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家庭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在所有职业中排第一。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教师子女的教育状况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那么,第二个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张文质老师在他的著作《我们这一代教师的精神面相》和《我们是怎样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中都有过分析,他认为,一个原因是,教师往往容易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忽视了孩子13岁以前这个成长关键期的陪伴;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没能有意识地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导致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了“刻印”般的影响力;第三个原因是,教师往往容易用更高的要求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模糊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这些原因的分析中肯而深刻,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那么,现实生活中,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感到无力、无奈,原因仅仅是工作太繁琐、太忙碌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现在全社会都能对教育指手画脚,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教师的专业性不够,那么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真正用到了哪些专业知识?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还具备哪些独属于教师职业的优势呢?
认真地思考了这些问题以后,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除了一些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您认为教师教育孩子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另一个是“您认为教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在“困难”这个问题下面,我设计了七个选项,分别是:“A工作太忙,顾不上对孩子的照顾与教育 B对孩子要求比较高,比较严格,觉得孩子不优秀很没面子 C容易把教师身份带进家庭里,用教育学生的方式教育孩子 D社交面窄,知识面窄 E面对孩子容易控制不住情绪 F其他 ”,在“优势” 这个问题下面,我设计了八个选项,分别是:“A深厚的专业知识可以让我更理解孩子,更懂得孩子 B良好的沟通能力让我与孩子沟通更顺畅 C更容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D学业辅导更便捷 E规律的生活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F自身的示范和同事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影响孩子 G其他”, 我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困难和优势都列举出来,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两个问题的后面都提供了一个选项:“其他” ,我期待着能够获得不一样的回答。
当我把问卷的数据整理出来的时候,我发现,问卷的结果与我事先预想的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困难”的选项中,有超过七成选择了“把教师身份带进家庭里,用教育学生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七成选择了“工作太忙,顾不上对孩子的照顾”,还有近六成选择了“面对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对孩子要求比较高,比较严格”。而在“优势”这个问题的选项中,有超过七成选择了“深厚的专业知识让我更理解孩子,更懂得孩子”,超过六成选择了“更容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业辅导更便捷”、“自身的示范和同事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影响孩子”和“规律的生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我期待的“其他”选项中,也许是因为时间太短,参与答题的人数不够多,没有出现让我惊喜的回答,“困难”这个问题下,有5个表示没有困难,还有2个表达的是工作忙碌,没有时间;“优势”这个问题下,有4个认为没有优势,有1个认为只有陪孩子一起放假这点优势,还有1个认为教师懂得把事情往好的方面转化。
但是,有了这些数据以后,我心里有数了,基本上确定了讨论的方向,那就是从教师的“专业优势”和“职业优势”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确定了分享的主要内容和讨论方向以后,我于23号上午和下午趁茶歇的时间把海报和报名的二维码发到了行走的总群,以招募晚上的参与者,不久,就陆陆续续有营员扫码进群,到晚上论坛开始前,已有30人左右报名,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还是有很多人关注这个话题的。
为了给参与者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下午的时候就到安排给我的教室做准备,打扫了卫生,把桌椅摆成了“U”形,并试好了课件。晚上六点半,我就来到了教室,做好了一切准备。
我当晚分享了什么内容?
七点还差几分钟的时候,来自长沙的汪涛老师和贺婵老师就来到了教室,这无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不久来自大亚湾的黄炯辉校长也来了,后来又陆续来了七八个老师,虽然人不多,但是他们积极的互动和交流让我非常感动,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思考的价值。
七点过后,我开始了分享。我首先谈到了这个话题的难度,接着密集地抛出张文质老师的观点,在交流了身边教师子女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抑郁症青少年家庭的排名以后,大家的脸色都变得有些凝重,也许是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没有真正思考过教师子女的教育问题。
然后,我展示了张文质老师对大多数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原因的分析,紧接着又拿出了我的调查问卷结果,引导大家思考。从现场互动的情况来看,大家的意见跟问卷的结果并无二致,这也充分说明了问卷结果的可靠性。大家也都认为,“工作太忙”和“容易把教师身份带进家庭”是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更理解孩子”就是自己教育孩子的优势,另外还有一些老师提到了教师的身份更利于组织自己的孩子跟学生的活动,从而推动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更好地成长。
但是,在互动中,老师们谈到的专业优势更多的局限在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而几乎没有谈到其他方面的专业优势,于是,我顺势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专业知识是不是还应该包括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对儿童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脑科学等等?”然后,我又提出了一个扎心的问题:“有多少老师在教育学生或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真正用到了这些专业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思考,我引用了张老师在《奶蜜盐》一书中谈到的“个体的发展是人类种族进化的复演”,我借用张老师书中的观点,谈到了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了解生命的这种发展过程,在孩子4岁以前,复演的是从动物到人的进化,需要父母充分满足他内在的所有生命本能的需求;而4—8岁是复演人类的农耕时代,需要父母耐心地、反复地、手把手的范本式教育;12岁以后复演的是人类的浪漫主义时代,孩子敏锐活泼,思维跳跃,需要父母理解接纳并帮助他们走向独立。我以这个为例子,启发老师们去更好地思考教师的专业性,从而真正去研究儿童,研究生命成长的规律,研究教育规律,研究脑科学等等,真正让我们成为一个更专业的教师,用更专业的知识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和孩子。
最后,我又从“职业优势”这个角度谈了谈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除了专业优势,我们还有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教育孩子的优势,比如:作为身处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最了解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既然如此,是不是也更明白什么才是最利于孩子身心灵发展的最好的教育呢?能不能不跟着别的家长去一味地卷孩子、鸡孩子呢?又比如,自己的学科专业能不能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业的辅导,而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让眼界更开阔一些,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跟世界建立更好的链接提供帮助呢?还有,每一个教师都要面对几十个不同的家庭,每一个家庭对待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的方法,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我们有没有把自己接触的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当作个案进行分析,从中习得家庭教育的成功方法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呢?当教师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攒了这么多的优秀案例,不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吗?
在谈到充分运用自己的学科专业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与世界的链接的时候,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数学专业的老师,在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的时候,或者跟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可不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各类游戏、大自然、古建筑、街区设计等等事物里蕴含的数学奥秘?又比如,历史学科背景的老师,在跟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能不能引导孩子跳出历史的评判来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者在陪孩子旅游的时候,引导孩子去发现不同的名胜古迹之间的历史联系?当然,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特点,如果做教师的父母愿意去挖掘背后有趣的内容,必定会帮助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世界,与世界建立更多维的链接。
除了这些,我还特别提出了作为教师,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青少年成长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男孩子缺乏勇毅果敢的品质,很多人欠缺社会责任感等等,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品质。
在分享结束的时候,我用两句话提醒所有做教师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我是专业的”、“我是教师,更是爸妈”,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记得自己的专业性,从而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不断提醒自己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是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混淆了爸爸妈妈与教师的身份,从而在教育孩子时多用感情,少用权威。
论坛的反应怎么样?
当天晚上,上半场只有十个老师参与我们这个主题的探讨,但是可喜的是下半场的时候,我原来准备的桌椅都坐满了,有二十来个老师参与了这个主题的分享,让我非常感动,尽管我满脸通红,衣服也湿了,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
上半场的时候,张文质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他在听了一会儿以后,提出了一个思考,他说,还应该要让老师们认识到,作为一个语言工作者,要多跟自己的孩子说话,说不定哪一句话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分享结束以后,有老师在群里表示很有收获,也有老师给我私信,对我的分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有老师扫码进群,这些都让我特别感动,是他们给了我鼓励,给了我信心。
第二天,张文质老师在谈起前一天的论坛时对我说:“我看昨天晚上你的下半场也有很多人啊!”我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知道张老师这句话既是对我的肯定又是对我的鼓励,我想这个话题值得我继续在不同的场合分享,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优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