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为什么赏龄官?元春看戏: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牡丹亭

【 红楼日月:连载32】

(接上文,读红楼梦方法:多个线索,前后联系)

把这些信息归纳起来:元春赏小旦龄官,龄官像黛玉、比黛玉。

先把信息看全,再回过头来分析,元春看戏,为何赏龄官?

第一出,是《一捧雪》的“豪宴”。《一捧雪》是因一个珍品玉杯,被人害的家破人亡。《红楼梦》中也有一个珍品玉器,通灵宝玉,最终因宝玉被人害的国破家亡,所以《一捧雪》是预演《红楼梦》。“豪宴”是《一捧雪》的第五出,莫怀古初到京城,拜见严世蕃,在严府饮宴,谈说古玩,为以后埋下祸根。“豪宴”不是小旦主戏。

第二出,“乞巧”,可出自白朴的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也可出自洪昇的《长生殿》。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乞巧”是第一折: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庆赏七夕,赐杨贵妃七宝金钗和百花钿盒以表深情。深夜二人共赏月景,因感于牛郎织女地久天长,对天盟誓:“愿世世永为夫妇!”在《长生殿》中,第二出“定情”赐杨贵妃金钗、钿盒,第廿二出“密誓”杨贵妃乞巧,二人山盟海誓。

唐明皇赐杨贵妃“七宝金钗”,是“宝钗”之名的来源,也指明宝钗实为“金”钗,所以宝玉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此戏演绎安史之乱中杨贵妃之死,即主角宝钗之死,并非伏元妃之死,元春并非主角,也无杨贵妃之专宠。“乞巧”也非小旦主戏。

第三出,是《邯郸梦》的“仙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邯郸梦》便是四梦之一,即黄粱一梦。“仙缘”演卢生梦醒,恍然大悟,随仙升天。此折的重点内容是众仙警醒卢生的戏,比如铁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卢生一一答谢:“我是个痴人!”反映一切皆是虚幻,正合红楼梦。卢生的“仙缘”,伏贾宝玉经历虚幻后,最终梦醒。“仙缘”也非小旦主戏。

第四出,是《牡丹亭》的“离魂”。《牡丹亭还魂记》也是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一,演小姐杜丽娘游园,春景触动春情,梦到和一个书生在牡丹亭云雨。梦醒后思恋成病,竟然不治而亡,化为魂魄寻找书生柳梦梅,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超越生死的理想。所以此戏重点不是离魂,是还魂,是重生!“离魂”是小姐临死这段戏,在中秋之夜,拜谢爹娘,并求爹娘“葬我梅树之下”。“离魂”最后一句是:“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

《牡丹亭》离魂

《牡丹亭》缠绵动人,文辞典雅,口齿噙香,余味犹长。比如: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离魂”中既有小姐杜丽娘,也有丫嬛春香。龄官是小旦,既可演小姐,也可演丫嬛。从贾蔷命龄官作“游园”、“惊梦”,可知龄官演的是“离魂”中的小姐杜丽娘,因元春喜欢,所以贾蔷趁热打铁,让龄官继续演杜丽娘“游园”和“惊梦”。但小旦龄官认为演小姐非本角之戏,非要作“相约”、“相骂”中的丫嬛云香。这是《钗钏记》里的两出,丫嬛云香都是主戏,可见龄官演此丫嬛戏更拿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从贾府中十二个小戏子,说明当时戏剧处于“江湖十二角色”的时期,这是在明朝到康熙年间,昆剧角色行当还是十二个:

生、旦、净、末、丑、外、老旦

小生、小旦、小净、小末、小外

注意当时没有闺门旦、刀马旦、贴旦、彩旦、青衣这些细分,所以像“乞巧”中的杨贵妃,必是正旦来演。丫嬛云香,必是小旦来演。但因没有闺门旦,小姐杜丽娘,既可由正旦演,也可由小旦演。比如芳官说藕官烧纸之事,“藕官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说明小旦可以演杜丽娘、莺莺这样的小姐,跟小生演对手戏。芳官角色是正旦,洗头被干娘打,哭的泪人一般,麝月笑道:“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说明正旦演莺莺小姐。

所以在这四出戏中,龄官能被赏的戏,只有《牡丹亭》的“离魂”,龄官演小姐杜丽娘。如果龄官在“离魂”中演丫嬛春香,只是个配角,不会被赏,而且贾蔷也不会让她继续演“游园”、“惊梦”的小姐戏。龄官非要作“相约”、“相骂”的丫嬛云香,说明其本角戏是丫嬛云香这种活泼娇憨的角色,正是强调龄官在“离魂”中演的非本角之戏,演的是小姐杜丽娘。

龄官演杜丽娘“离魂”,为什么元春要赏龄官?因为龄官像黛玉,用龄官比黛玉,就是黛玉离魂,后来还魂,起死回生,是黛玉还魂记!“月明林下美人来”的黛玉,是朱明的代表,所以黛玉还魂就是朱明还魂!“离魂”最后一句“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就实现了。“月落重生”是“复明”,“红”是“朱”,月落重生灯再红:复明,再朱。所以黛玉的《牡丹亭还魂记》便是:朱明还魂!

“朱明还魂”是本书主旨,也是作者“有话说不出的大心事”。

龄官画蔷之谜便也解了:用龄官画了“几千个蔷”给宝玉看的夸张手法,是给读者看,强调“蔷”和龄官!读者仔细看仔细想:贾蔷和龄官有什么事?便是18回,贾蔷让龄官演《牡丹亭》的杜丽娘。且宝玉看到画蔷的女孩子像黛玉,便是黛玉《牡丹亭》离魂又还魂。

36回后,龄官便消失了,小旦换了菂官,再换了蕊官。说明龄官的角色功能已经完成,更突出龄官专门表达的意义。

在多个线索,头绪很多时,应注意区分线索和证据:

有些是线索,不能作为证据。拿湘云来说,纵居那绮罗丛,一丛浅淡一丛深,都只能作为怀疑此人是丛帝的线索,不能认定为证据。因为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也可以不这样理解。但“明开夜合”的“棔”字,可作为湘云是丛帝的证据,是丛帝这个人物特有的属性,既是夜合树,又是开明帝,不能用巧合、无意解释

再以妙玉为例,因为中秋夜加入黛玉、湘云父子之列,以及续诗“香篆销金鼎”,甚至“赑屃”和“啼玉一声猿”,都是线索。从“赑屃”你可以怀疑此人是龙子,从“猿”你可以怀疑此龙子是属猴的定王,但都不能作为证据。在“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前,把“唐”和“五代”写反,并解出“一鑑”时,便能作为证据。

所以,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一个人物特有的属性等,可以作为证据,且不能是孤证。假如妙玉出现了“一鑑”这样的证据,但没有其它任何线索表示此人是皇子、定王,那很可能是你理解错了。一般来说,我们读《红楼梦》过程中怀疑的“线索”,大部分是错的。所以在综合比较、相互验证中逐渐淘汰错误的怀疑,是个正常、必须的过程,避免草木皆兵、全盘接受。尤其是对相互矛盾的线索和证据,必须综合分析,甄别真伪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67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