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窋猜想——读《史记·周本纪》

(原创非首发,首发于个人公众号“锁蛮有话说”,文责自负。)


不窋(bù zhú),姬姓,华夏族,是周部族的重要首领,也是周朝的先祖之一。不窋是后稷(ji)的儿子,不窋在夏代末年世袭了父亲农官职位。需要说明的是后稷不是人名,是农官职位名称,相当于农村农业部部长。不窋可能是第一个有名字的后稷。

远古时代,官职基本都是世袭的。“老子英雄儿好汉”主要原因不是普选,不是教育,而是世袭。一般平民无法突破阶层的壁垒,普通百姓上升的渠道要么是军功,要么是献宝,比如被砍了手脚的卞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楚王献上和氏璧,不仅自己青史留名,后代也会沾光,从而跨越阶层。

史书上关于不窋的历史记载主要在《史记·周本纪》和《国语·周语》中,《史记》中关于不窋的记载只有三十个字。今天我们要搞清楚这个老先人,要么凭借这点有限的文献资料,要么凭借出土文物。其他只有靠想象和推测了。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喜欢她是什么样子她就是什么样子。还有人说我们在“创造历史”。真的有人在创造历史,比如各地修建的一些“古城”,几千年之后一定会让后来的考古学家迷惑:明明是古城,为什么用的是新砖?明明是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为什么却说是十一世纪或者更早?

哈哈,就让后世的那些孙子们费点脑髓吧!

现在回头继续我对不窋的想象:

不窋晚年的时候丢失了农官,从陕西省武功县邰(台)地“奔于戎狄之间”。司马迁用了一个“奔”字描述了不窋当时狼狈不堪的处境:人到晚年了,还要带着周部落一干人等从地势平坦肥沃的邰地奔向游牧民族占据的戎狄之间。邰地现在写作台地,面积很大的一片平地,横跨两个县,在今天看来,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合农业种植。

这里有必要搞清楚“戎狄之间”这四个字:“戎”和“狄”在地域上有所区分,戎主要位于西方,而狄则主要位于北方,一般在蒙古高原。古人认为华夏族是正统,周边的少数民族都用蔑称,比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么说来,不窋晚年其实是被驱逐出境的,恓恓惶惶,可以推想。

不窋来到戎狄之间有没有教百姓种庄稼这个问题暂且不要讨论,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让人们走出低洼处的洞穴倒像是真的。我们观察一下不窋的“窋”字,一个典型的上下结构的会意字,意思就是走出洞穴。

这样看来,“不窋”也许是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取的一个雅号也未可知。

如果说我的这个推测可以说通的话,不窋所率领的周部落是不是在戎狄之间最早住窑洞的人?毕竟戎狄之间的游牧民族直到近代和现代都没有住窑洞的历史记载,他们喜欢更容易搬动的毡房。

至于有人说不窋在今天庆城县“教民稼穑”,在我看来纯粹属于“创造历史”。既没有文献资料证明,更没有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但是,不窋毕竟年龄大了,死后葬在今天庆城县东山之巅——即现在的周祖陵则是确确实实地存在。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成为了部落首领。史书上没有他搞农业工作的只言片语,是不是和当时戎狄之间的游牧民族一样以游牧为生或者打猎为生?只能推测。毕竟部落人口不少,放牧或打猎又如何?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周部落命运的转折出现在不窋的孙子公刘身上。他继承父亲鞠的部落首领后,《周本纪》是这样记载的:“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脩(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

这段文字包含了许多信息:一是公刘在戎狄之间恢复了祖上的传统技艺,因地制宜开始耕种;二是从漆沮(河流)一带渡过渭河,到了与故乡邰原有漆水一河之隔的周原;第三是百姓有了积蓄;第四是百姓很是感激,很多人跟着公刘一起迁徙;最后,“周道之兴自此始”是司马迁的评语。

这样看来,不窋的儿子鞠也应当埋葬在戎狄之间某个地方,这有待于考古人员去发现。

公刘因地制宜地恢复耕种之前他们三代人也应当以放牧或打猎为生,而恢复耕种的地方也许就是今天的董志塬,只不过这里距离游牧民族太近,不堪袭扰。公刘只好带着部落民众和一群追逐他粉丝逐渐向南搬至豳地(今旬邑、彬州市、长武一带)。

当年不窋出走的邰地是膏腴之地,孙子公刘返回到岐山之阳的周原,更是肥美之区。邰地和周原之间隔了一道巨大的河流,叫漆水河,宽阔的水沟很象后来楚汉相争时的鸿沟,隔开两地。放在上古开拓时代,周原的生态和土地、气侯资源,为周人的最终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看周人迁徙的出发地和返回地,就明白什么是戎狄之间一一不是迫不得已,他们绝不会到这条件苦寒落后之地,去进行这种前途未卜的大转移、大长征。这种转移,压力山大,弄不好会在戎狄之间,被戎狄灭族,更不要说由此会获得发展转机、生存生机了。周人智商情商本来就高,回归是必然的,只是什么时间返回,怎样返回是一个大问题。经历一圈九死一生的磨难和磨砺,死了两个部落首领后(不窋和鞠),这个圈肯定要画圆,周人先祖做到了。

在夏商周秦各代的迁徙战略发展史诗中,周人迁徙负出的代价最小、时间最短,且能一劳永逸,创建八百年基业,中国历史上再无此之盛。

周人重回祖居地,这也是史上特例,画圆了这个创业开基之圈,就象文王画卦一样,神秘莫测,但又有迹可循。如果我们不不认真研读历史,不去周人的根据地武功、岐山一带考察,我们会躺在庆阳,做永远不醒的周公大梦一一

庆阳是先周文化的发源地,可以说是庆阳的先周文化影响了关中的先周文化、周文化,且一直影响到洛阳的东周文化。庆阳几乎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也是可能的世界文化中心。

(有人这样说,不是我的杜撰)

不窋被迫主动率族迁徙"戎狄之间",不是为传播农耕技术,而是为避难。其孙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复修,什么意思?就是重拾先祖之业,恢复了先祖的生存之道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几乎错读、误解了所有仅有的史料。 庆阳不是农耕之源,庆城无论从那个角度,也无条件做到这一点。看了古邰地、古周原,就会明白这一点。我们只能是古牧地,只能是戎狄生存的牧羊区。

我们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到了明朝以后,大概有人嘲笑庆阳曾经是一个蛮荒之地,于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庆阳人李梦阳有一首诗:

      庆阳亦是先王地,

      城对东山不窋坟。

李梦阳的一个“亦”字,其实不过是向他人证明庆阳不是蛮荒之地而已。但文坛领袖的一句诗也许就是闲谈之间的戏谑,并不能改写历史。

历史是老先人用双脚一步一步走来的。作为后人,我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阔步向前,从而创造我们的历史!

不知道我这个推想有没有道理?欢迎拍砖!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80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